1、垂直绿化专项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六角形C20素砼预制框架填土植被护坡。将预制件铺设在坡面上形成框架并在其内充填客土,然后在框架内植草以达到护坡绿化的目的。(1)整理坡面。按一定的纵横间距固定锚杆框架梁(固定方法视边坡具体情况选择)。(2)预埋用作加筋的土工格栅于横向框架梁中,然后浇注水泥混凝土,留在外部的用作填土加筋。(3)自下而上地向框架内填土。根据填土厚度要求,可设2道或3道加筋格栅,以确保加筋固土效果。当斜坡率(坡度)陡于10.5∶时须挂三维植被网,要求网与坡面紧贴,不能悬空或褶皱。(4)采用液压喷播机,将混有草种、肥料、土壤改良剂和水等的混合料均匀喷洒在坡面上(厚度1~3cm)。此后视情况覆盖一层薄土,以覆盖三维网或土工格栅为宜。(5)覆盖土工膜并及时洒水养护边坡,直到植草成坪为止。1、各部分的施工工艺清扫建筑顶层——建筑顶层防水实验——(建筑二次防水)——铺设分离滑动层(采用满铺)——铺设隔根层(采用满铺)——铺设排蓄水层(采用满铺)——铺设过滤层(采用满铺)——铺设种植基质——铺设青石板路——砖层(基础)铺装——木结构(基础)铺装——种植植物——植物养护。2、花园式屋顶绿化施工流程示意图蓄水试验和防水找平层质量验收园林小品施工植物固定支撑处理种植植物铺设基质层铺装园路施工绿地种植池池璧施工铺设过滤层铺设排(蓄)水层铺设分离滑动层铺设隔要层二次防水处理验收基层清扫屋顶表面祼露部分铺设表面覆盖层3、简单式屋顶绿化施工流程示意图五、屋顶绿化种植区构造层施工种植区构造层由上至下分别由植被层、基质层、隔离过滤层、排(蓄)水层、隔根层、分离滑动层等组成。1、基质层是指满足植物生长条件,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蓄水能力和空间稳定性的轻质材料层。基质配制屋顶绿化基质荷重应根据湿容重进行核算,不应超过1300kg/常用的基质类型和配制比例参见表8,可在建筑荷载和基质荷重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实际酌情配比。表8常用基质类型和配制比例参考基质类型主要配比材料配制比例湿容重(kg/m3)改良土田园土,轻质骨料1:11200腐叶土,蛭石,沙土7:2:1780~1000田园土,草炭,(蛭石和肥)4:3:11100~1300田园土,草炭,松针土,珍珠岩1:1:1:1780~1100田园土,草炭,松针土3:4:3780~950轻砂壤土,腐殖土,珍珠岩,蛭石2.5:5:2:0.51100轻砂壤土,腐殖土,蛭石5:3:21100~1300超轻量基质无机介质450~650祼露部分铺设表面覆盖层种植植物铺设基质层绿地种植池池璧施工因路施工铺设过滤层铺设排(蓄)水兼隔根层二次防水处理验收基层清扫屋顶表面注:基质湿容重一般为干容重的1.2倍~1.5倍。2、隔离过滤层一般采用既能透水又能过滤的聚酯纤维无纺布等材料,用于阻止基质进入排水层。隔离过滤层铺设在基质层下,搭接缝的有效宽度应达到10cm~20cm,并向建筑侧墙面延伸至基质表层下方5cm处。3、排(蓄)水层一般包括排(蓄)水板、陶砾(荷载允许时使用)和排水管(屋顶排水坡度较大时使用)等不同的排(蓄)水形式,用于改善基质的通气状况,迅速排出多余水分,有效缓解瞬时压力,并可蓄存少量水分。排(蓄)水层铺设在过滤层下。应向建筑侧墙面延伸至基质表层下方5cm处。铺设方法见图施工时应根据排水口设置排水观察井,并定期检查屋顶排水系统的通畅情况。及时清理枯枝落叶,防止排水口堵塞造成壅水倒流。4、隔根层一般有合金、橡胶、PE(聚乙烯)和HDPE(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类型,用于防止植物根系穿透防水层。隔根层铺设在排(蓄)水层下,搭接宽度不小于100cm,并向建筑侧墙面延伸15cm~20cm。5、分离滑动层一般采用玻纤布或无纺布等材料,用于防止隔根层与防水层材料之间产生粘连现象。柔性防水层表面应设置分离滑动层;刚性防水层或有刚性保护层的柔性防水层表面,分离滑动层可省略不铺。分离滑动层铺设在隔根层下。搭接缝的有效宽度应达到10cm~20cm,并向建筑侧墙面延伸15cm~20cm。6、屋面防水层屋顶绿化防水做法应符合DBJ01-93-2004要求,达到二级建筑防水标准。绿化施工前应进行防水检测并及时补漏,必要时做二次防水处理。宜优先选择耐植物根系穿刺的防水材料。铺设防水材料应向建筑侧墙面延伸,应高于基质表面15c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