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导学稿课题19.七颗钻石所属单元第五单元课时本课教学2课时主备人郑晓霞参加人白加慧王颖姜慧王娟郑晓霞纪桂花高彩英审核人姜慧学习目标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自主调整第一课时【谈话导入】1.从你以前学过的或者读过的童话故事选一篇最喜欢的和大家交流。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检查反馈】一、出示词语(认读、交流个别词语的意思):清澈焦渴水罐反正绊倒新鲜干涸涌出递给唾沫旱灾一瞬间忍不住匆匆忙忙喜出望外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干涸()水罐()舔净()瞬间()清澈()焦渴()唾沫()匆忙()【导学释疑】一、阅读文章,独自学习,解决下列问题。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说一说你从“大旱”“干涸”“干枯”“焦渴”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二、预估学生独学时出现的问题解决第一题时,恐怕4号学生回答不完整,或者太罗嗦;解决第二题时,3、4号学生对句子理解可能会不太到位。三、解决问题的方法1.第一题抽查3、4号学生,说得准确的给予鼓励,不准确的请2号学生补充纠正。2.第三题需要大展示,先请3、4号学生展示,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请1、2号学生补充,说不到的地方教师点拨引导。【整理释疑】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达标测评】一、考考你的眼力。干涸(hégù)凑上去(còuchòu)忍住(rěnyǐng)一瞬间(shùnshà)清澈(zhéchè)涌出(yǒngrǒng)二、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字并改正过来。勿勿忙忙()唾末()脚低下()喜出往外()焦喝()感紧()七棵钻石()竞然()拌倒()三、比一比,组词语。添()渴()罐()舔()喝()灌()当时地球发生什么情况?你从“大旱”“干涸”“干枯”“焦渴”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咽()涌()哀()烟()通()衰()四、根据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捡(jiǎn):拾起,拿起。拣(jiǎn):挑选,拿起。我()最大的苹果给了奶奶。我()到一个钱包,把它交给了老师第二课时【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带给我们的童话故事——齐读课题《七颗钻石》。在这个童话故事中,最具神奇色彩的是什么?【检查反馈】一、照样子写词语。讨论讨论()()整理整理()()二、选词填空。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枯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枯萎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三、再读课文,填一填。我知道课文中的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主要有:空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金水罐——()。【导学释疑】一、阅读全文,独自学习,解决下列问题。1.水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分别有什么变化?2.小姑娘是怎样得到一罐水的?3.小姑娘真想喝个够,为什么又没喝呢?说明了什么?4.“赶紧”“匆匆”这两个词又说明了什么?5.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小组讨论:A.水为什么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化?B.联系课文内容完成表格:水罐的变化变化的原因说明什么6.从这一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7.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整理释疑】1.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力量。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达标测评】一、词语搭配连线。干涸的空气干瘦的草木干燥的河流干枯的身体二、水罐发生了许多变化,第一次由木罐变成银罐,是因为;第二次由银罐变成金罐,是因为;第三次又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那是因为。三、读句子,回答问题。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1.“喜出望外”是的意思。2.我是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出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心的。四、快乐阅读。爱心在这里闪光在“为灾区人民献爱心”的横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