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编码》评课稿《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王慧娣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兴趣较为浓厚,积极主动,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学习兴趣得到开发,在非常愉悦的心情下学习。学生了解了生活中有许多运用数字编码的例子,数字编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知道数字与编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掌握了数字与编码的结构和含义。并让学生自主设计编号,进一步掌握数字编码的规律,获得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四活”。一是目标活,即通过编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最熟悉的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身份证、车牌号等认识编码的重要性和含义,使知识、能力、情意等多元的目标得以达成;二是内容活突破教材限制,对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开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三是方法活,通过让学生给自己的身份编码,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思维活,通过听指令做动作等游戏,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体验、感受知识形成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锻炼。总之,要实现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生活,一方面要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常识数学化;另一方面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让学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