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秦兵马俑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乘”。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4.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瞰、弩、颔、髻、铠五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读好。多音字“乘”的不同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二、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一)阅读提示。1.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就能明白的。2.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来讲兵马俑的?每个部分讲的什么?各个部分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3.文章着重对哪个部分进行了描写?重点读一读。(二)学生回答,讨论。三、精读选段1.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从哪些语句说明兵马俑的确“规模宏大”的呢?2.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学生勾画书中具体描写的样子及神态的词语,体会到个性特点3.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4.第11自然段①横线的句子是这部分的中心句。它既对上文作了小结,又对下文的学习作了提引。“极为”放在“精美”的前面,更加突出了兵马俑的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地位。②“端详”就是仔细地看、细致地打量。这些兵马俑乍一看似乎一样,但只有精心端详时,才会发现它的细微差异。③加底纹的部分,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④“……”省去了什么呢?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当你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就会用想象的翅膀触摸到兵马俑的神韵,品尝创造的快乐。四、总结教学反思:1,创造了看的机会,让学生的眼"活"起来.2,创造了说的机会,让学生的嘴"活"起来。3,要创造做的机会,让学生的手"活"起来.4,要创造想的机会,让学生的脑"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互相合作,浏览拓展阅读中的文字及图片等,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他们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网络课的互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课堂上,电子教材的介入,改变了以往语文课单一的听、说、读、写模式,为学生创造了做的机会,使学生的手“动”了起来。通过本课教学,我体会到语文教学本身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表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但如何进行这一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尝试和探索,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得到培养。我决心今后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尝试,是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