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扩建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书甘肃新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扩建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组二○一○年十一月十日项目名称:甘肃新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60万吨/年扩建项目项目性质:煤矿扩建项目项目地址:甘肃省崇信县新窑镇上寨子村设计规模:60万吨/年设计单位:甘肃窑街煤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时间:二○○八年二月申请验收单位: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陇东监察分局验收时间:二○一○年十一月2甘肃新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综合意见2010年11月8日至10日,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抽调局机关、陇东监察分局、平凉市煤炭局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验收组,依据《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1055-2008)关于“井工矿竣工验收”部分规定,对甘肃新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60万吨/年扩建项目安全设施进行了竣工验收。一、矿井概况甘肃新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周煤矿,位于平凉市崇信县新窑镇境内。新周煤矿原属于崇信县黄花乡乡办煤矿,始建于1981年10月,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年,于1982年12月投产,后于1990年10月始进行了6万吨/年生产能力的技术改造,由于资金限制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2004年3月,根据崇信县人民政府崇政发〔2004〕31号,将黄花乡新周煤矿产权进行变更,2004年5月30日,甘肃新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2005年进行21万吨/年技术改造项目,2007年7月改造工程竣工投产。2004年,平凉市经委以〔2004〕267号文件批准新周煤业公司进行60万吨改扩建,甘肃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甘煤发〔2008〕98号文件对由甘肃窑街煤电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改扩建设计进行了批复。甘肃煤监局以甘煤监监一〔2009〕140号文对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进行了批复。项目于2008年2月开始实施,2009年6月基本完成。平凉市煤炭工业管理局以3平煤发〔2009〕82号文件对该项目联合试运转进行了批复,并以平煤发〔2009〕60号文件对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批复。(一)矿井灾害因素及开采安全条件新周矿井安全生产主要受井田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水文地质、瓦斯、火灾、煤尘等因素的影响。1.地质构造。红沙岗区位于古华北板块西端的阿拉善地块西南缘北部单斜带东端,潮水盆地北缘东段。断裂较发育,褶皱宽缓稀疏,由南至北,构造发育程度减小。煤层倾角10~45°,地层自上而下有新生界第四系、上第三系、侏罗系、下元古界。2.煤层。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青土井群,下侏罗统芨芨沟群为次要含煤地层。。主要可采煤层有煤1-1、煤4-2和煤6三层,其中煤1-1层厚0.28~6.60m,平均3.90m;煤4-2层为煤4组下分层,厚0.40~9.19m,平均4.73m;煤6层厚度0~7.35m,平均2.56m。3.煤层顶、底板。煤1-1顶板为油页岩,褐黑色,叶片状层理为主,质软,为K3标志层,底板是粉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灰色~灰黑色,局部含碳屑,平行层理为主;煤4-2顶板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东南为细粒砂岩~粗粒砂岩~细中砾岩,底板以粉砂岩为主,粉砂质泥岩和泥岩次之;煤6顶板以细砂岩和中砂岩为主,底板以粗砂岩和细砂岩为主。4.水文地质。井田内共有5个含水层:第四系全新统砂砾层孔隙潜水含水层(第一含水层),潜水主要靠山区潜流及雨洪渗入补4给,并继续下渗,成为下伏基岩含水层的补给源;侏罗系上统沙枣河群砂岩、砾岩承压含水层(第二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0027L/s·m,渗透系数0.009m/d,为一弱赋水含水层,综合分析该含水层对矿井充水影响小;中侏罗统青土井群上部(煤1-1顶板以上)部砂岩承压含水层(第三含水层),渗透系数为0.009m/d,单位涌水量0.0027L/s·m,可以看出其渗透性差和富水性弱,综合分析该含水层对未来矿井开采影响有限;中侏罗统青土井群下部(煤6底板以下)~下侏罗统芨芨沟群中部以上砂岩、砾岩承压含水层(第四含水层),该含水层为一巨厚的复合含水层,渗透系数为0.0076m/d,单位涌水量0.006L/s·m,可以看出其渗透性差和富水性弱,综合分析该含水层对未来矿井开采影响有限。加里东期、海西期花岗岩裂隙含水层(第五含水层),为煤系地层的基底,由于距煤层底板距离远,无论未来运输大巷或底板裂隙带都不能达到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