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班主任工作的六大误区VIP免费

班主任工作的六大误区_第1页
1/2
班主任工作的六大误区_第2页
2/2
班主任工作的六大误区中小学生的心灵很纯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在“纸”上画画的人,“画”得美不美,有时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然而有些班主任在“画画”过程中,却忽视了教育艺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了误区。误区之一:以“差”奖“优”。有些班主任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定每次测验、考试成绩在班级前多少名的都有奖。而现在测验几乎周周有,考试也频繁,除了传统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又有新兴的月考、季考、校际联考、有奖赛考……测验多,考试多,“奖”也就多,那么,这么多的“奖”,钱从何来呢?一些班主任在无其他钱源的情况下,便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受到启发,来了一个“犬奖’于‘差生’,授‘奖’于‘优生’”。劝差生”奖“优生”的效果如何呢?得奖的“优生”觉得“拿同学的钱,真不好意思”牐瑺便把“奖金”拿出来与同学“共享”,买些食品吃掉;出奖的“差生”也津津乐道:“出几元钱,可以‘补过’,不再挨班主任的‘训’了,值得!”而这一些“差生”的家长则困惑不解:孩子上学,怎么除了交学杂费,还要负担‘奖优金’?”可见,这种做法不可取,它强化了“分数意识”,冷漠了同学关系,淡化了思想教育,加重了家长负担。误区之二:动辄便“罚”。时下有些班主任效仿社会上到处罚款的做法,对学生辄就“罚”。诸如,罚抄书、罚物、罚钱、罚站、罚面壁等等不一而足,还美其名曰,这是“以‘毒’攻毒,以‘恶’制恶”。中心而论,有时适当地处罚,作为一种批评手段,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但动辄便罚则是与教育规律相违背的。对学生罚站、罚面壁等是对学生的一种体罚;对学生罚钱、罚物,与其说是罚学生,倒不如说是罚家长,因为中小学生都是纯粹的消费者,被罚的钱物还得家长出。不少家长被罚后就打骂孩子,如此以罚代教,造成教育上的“恶性循环”,实在是误人子弟。说句不客气的话,这种奉“罚”为法宝的做法,其实是班主任工作的失败。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就是强调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教学”。学生无论大小,都有自尊与人格,都需要理解和尊重。动辄便罚,只能反映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无能与素质的低下。误区之三:消极情绪的迁移。有些班主任常常不能驾驭自己的情绪,高兴时,学生可以“享福”,不高兴时,学生则要遭殃。他们每每因不顺心之事而情绪异常时,不是整天板着脸,就是训斥、讥讽,甚至体罚学生。殊不知这些做法容易产生教育的负效应。只能给学生造成精神上的压抑、情绪上的刺激,使学主时常有一种恐惧心理与紧张感,时刻担心老师的情绪迁移,害怕“晴转多云,或阴转大雨”。久而久之,师生之间便会形成一道鸿沟,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最终必然导致教育的失败。所以作为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像戏剧大师斯但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那样:“当演员来到剧院的时候,他应把个人的一切不快与隐私都留在剧院门外,因为在剧院里,他整个人是属于艺术的。”班主任来到学校里,也应抛弃自己的一切不快,表现出正常的情绪,因为他的整个人是属于学生的,是属于教育事业的。误区之四:知错不认错。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也不可能做到事事正确。但有些班主任明知自己有了错,却不愿或不敢在学生面前做公开的检讨。他们顾虑重重认为向学生承认自己有错会“丢身份”,失去教师的尊严,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都知道,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诚实、光明磊落、有高尚的品德,为达到这个目标,不惜苦口婆心地讲道理,论古谈今,用无数诚实人的故事来充实学生的头脑。但无论怎么说,如果一旦在自己有错的时候,躲躲闪闪,遮遮掩掩,文过饰非,知错不认错,那么,这位班主任马上就会威信扫地,学生会因此而鄙视他,认为这个班主任言行不一,好唱高调。事实上,一些班主任往往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勇气做自我批评,而失去了一次次对学生进行诚实教育的最宝贵的机会。误区之五:严爱失度。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爱护学生相结合是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有些班主任却往往把握不好这个“度”。他们或是走向“爱”的极端,只表扬学生的进步,不批评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班主任工作的六大误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