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江南中学高三政治学科复习阶段和环节政治备课组王晓超1、基础知识复习阶段(第一轮)高考特点历来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必须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任何一种题型都能从书中找到对应的理论。但不是完全照搬教材的原话,往往变形组合,综合运用。为了适应高考,狠抓落实基础,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考生各种能力。(1)全:不能挑肥拣瘦而遗漏知识点,要对知识全方位梳理,结合知识网络加强对教材知识的记忆,营造大知识树。(2)精:在面面俱到教材内容时,学会运用掌握重难点知识,抓住重点的精神实质,特别是给差生一定的知识引导。(3)难:准确理解概念,准确构建此点的相关知识点,特定范围的规定性,宏观上在知识中小串联。(4)法:灵活运用解题方法,逐步归纳主、客观方法。把训练与方法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转化能力,让学生能用基础知识解一些具体问题。课时安排:(讲4-----记1-----练1-----评、析1------)2、专题复习阶段(第二轮)强化网络体系,强化重点知识,专题串讲与专题检测相结合。(1)知识的专题:把知识分为若干专题结合当前时事热点分析教材,强化专题内的知识的联系,宜粗不宜太细。重点解决时事与教材知识点的结合。用特殊典型例子说明教材理论,从而强化理论知识,边讲知识边归纳相关知识。(讲-----练-----)(2)知识串讲专题:以有关即牵连的原则加强体系的再认,打破课本的原有知识体系。例如:A、经济生活中a:商品基本属性遍及企业形象信誉。经营者,消费者,对外贸易。b:货币与价格遍及宏观调控。经营对策,消费者利益、银行等。c:价值规律涉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市场交易原则,宏观调控,经营者,世界市场等。B、生活与哲学重点讲相关原理区分C、政治生活重点讲题型方法D、文化生活和经济学常识重点是知识的记忆(3)解题方法强化专题:针对五种题型分别讲述特点、格式、答法、实例等。提高应对高考能力。启示型、体现型、为什么型、意义型、怎么做型,强调主观题方法。结合漫画类、故事、诗歌、图形类选择训练。(4)纯热点知识专题:在以往专题热点以外强调重点热点,特别要关注当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此时重点训练选择,讲述归纳主观题。3、模拟训练阶段(可以结合第二阶段交错进行)⑴求精不求多⑵科学总结⑶反思存在问题⑷返回教材4、回归教材阶段适量训练,看书为主,强化方法,巩固知识,回归教材,复习笔记,错题。5、时间安排:(1)新课阶段:6月《经济生活》复习(2)基础知识复习阶段:7月《经济生活》复习、9月《政治生活》复习、10月《文化生活》复习、11月《生活与哲学》复习、12月《经济学常识》复习,1月综合复习迎接市诊断性考试1(3)专题复习阶段:2—4月迎接市诊断性考试(4)模拟训练、回归教材阶段:5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