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笋芽儿》集体备课备课日期:2016.3.2备课成员:韩艳、韩林君、韩梅、邢美荣、张丽霞、徐进英主备人:张丽霞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沉睡,撒娇等词语的意思。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能讲出课文中省略号的用法。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2、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学难点: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画出生字。2、搜集有关笋芽生长的资料。第一课时一、导入1、谜语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说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好吗?“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笋)见过吗?(出示笋的图片)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2、画面导入:(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认识他们吗?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他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板书课题)同时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二、自学1、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3、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4、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5、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整体感知师:你们想知道笋芽儿是怎样一天天的长大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吧?1、正音: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扩词读──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2、展示方法,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3、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4、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最好的方法是复现。课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质量。四、感悟1、读一读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的段落,想象他们呼唤的语气一样吗?2、重点指导春雨和雷公公呼唤的语气:⑴春雨姑娘是怎样呼唤笋芽的?(声音柔和、语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范读──指名读──评读──练读──齐读。⑵谁来做雷公公呼唤沉睡的笋芽儿?他和春雨姑娘的语气一样吗?(声音粗重,带有鼓励)练读──挑战读──分组读──齐读。⑶笋芽儿苏醒时什么样?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⑷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前4自然段。低年级学生没有形成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利用移情策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加深感悟,同时还要发挥示范朗读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五、写字1、练习书写“喊、呼唤、笋芽”5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2、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打等级。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多种形式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写字质量。第二课时一、复习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2、分组竞赛读文。二、朗读1、轻声读课文: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好。3、仿句训练: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吗?三、想象1、默读课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可以对春雨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