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测试卷答案(第一次周测)1.C(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禽经》中的是“关于喜鹊文化的文字记载”,而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小雅·大东》)2.A.(“今天又得到拓展”在文中没有体现。)3.A(喜鹊文化自遥远的古代起,就跃升到了文化境界)4.B(3分)5.A(3分)6.D(3分)7.①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6分)②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或“作学问的人”“求学的人”“学习的人”)不可以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原因。(4分)8.“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预备,打下了铺垫。(6分)9.诗人的情感由孤迥孤寂而变得精神振奋。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远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突然望见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精神振奋,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好像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或者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见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8分)10.(6分)⑴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2)茂林修竹引以为流觞曲水(3)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11.(5分)BD(选B得2分,选D得3分)12.(7分)“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这个季节竟放风筝,故而“惊异”;(3分)“悲哀”是因为想起了小时侯“精神的虐杀”的一幕,且已永远无法补过。(4分)13.(8分)(1).以前我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而我不希望小兄弟没出息。(2).以前我认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是一种职责。14.(10分)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认为兄长管教是正常行为,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正当”、曾受过心灵重创,使“我”无从补过,因而“沉重”、“悲哀”。115.C(A项碛口qì,B项书籍,D项靛蓝diàn)16.答案:D。A“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成语常用于否定句式,在该句中使用就不恰当了。B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C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摘记漂亮的词句,不深入研究;写作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D非驴非马:形容什么也不像或不成样子的东西。含贬义,用于评论事务。17.C(③句总括中国高铁的代表意义,放在首句;①句说明中国高铁的现有成就,紧接第③句;这两句不容易分辨,只要注意开头句,说的是“高速客运铁路”,就能理解为什么必须把第③句放在首句,因为这句是紧接开头句,从高铁速度说起的。//在分说的4个句子中,第⑤句说的是高铁速度,照应前面总说,因此放在分说部分的开始,紧接第①句;其他各句再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说明中国高铁的优势与特点。)18.(5分)示例一:你在创作上花的时间太少示例二:时间应该放在创作上,而不应该放在卖画上19.(8分)(共有5处,学生任选4处修改,改对1处得2分;指出了错误但未改对不给分)②在“东南亚”前加“给”;(缺主语;将“带来”改为“遭遇”的不给分)③将“人员和财产伤亡”改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搭配不当)④将“这次海啸”改为“受灾地区(人民)”;(搭配不当)⑤将“截止”改为“截至”;(表义错误)⑤去掉“和药品”。(重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