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店镇中七年级下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提示:本套试题包括Ⅰ、Ⅱ两卷,其中第Ⅰ卷为题卷,第Ⅱ卷为答卷,请把答案工整地书写在第Ⅱ卷答题卷上!第Ⅰ卷(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右图中生产工具的描述为:“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末,停未,禾苗待我灌醉。”此工具是()A.水排B.筒车C.风车D.曲轅犁2.因唐太宗奉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西北各部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戴,尊称他为()A.皇帝B.太宗C.可汗D.天可汗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黄道婆B.李清照C.武则天D.妇好4.被册封为“云南王”的少数民族首领是()A.皮罗阁B.史思明C.安禄山D.骨力裴罗5.维吾尔族的祖先是()A.突厥B.白族C.彝族D.回纥6.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A.苏州、湖州己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B.苏州、湖州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C.苏州、湖州已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D.苏州、湖州生产的水稻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7.小王参加“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我国在什么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他应该选择的答案是()A.唐朝时期B.两宋时期C.元朝时期D.明清时期8.小明编写了一部关于北宋的影视剧,下面是场景之一(东京汴河沿岸),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道路两旁的瓦顶平房(A)错落有致,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他们人多穿着棉布(B)做的农服,不时有乘轿者、骑马者(C)从街中穿过,河中轻舟小船(D)荡漾。9.宋代时,下列生活方式存在的有()①东京的人民烧煤做饭②使用景德镇烧制的瓷器③商人剑茶馆商谈生意④到瓦子进行娱乐活动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10.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如图),这种纸币是()A.会子B.银元C.交子D.汇票11.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划定中俄边界的条约是()A.《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B.《尼布楚条约》C.《瑷珲条约》D.《北京条约》12.假如你是《康熙大帝》剧本的作者,剧本中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1①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②平定噶尔丹叛乱③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④武力统一台湾并设置台湾府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13.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A.唐朝印制的白居易诗集B.唐朝印制的历法C.唐朝印制的《金刚经》D.唐朝印制的《十三经》14.古人对右图建筑物的描述为:“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此建筑物是()A.玉带桥B.赵州桥C.泸定桥D.卢沟桥15.我国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是()A.秦长城B.山海关C.明长城D.嘉峪关16.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A.辽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17.下列哪本书被外国学者誉为“l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8.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古里和锡兰C.苏门答腊和满剌加D.忽鲁谟斯和阿丹19.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A.手工业作坊B.市C.瓦子D.坊2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蒙古政权的建立②定国号为元③定都大都④灭亡南宋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21.元朝都城大都在今天的()A.北京B.南京C.开封D.洛阳22.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A.揭示为君之要B.用来警示百姓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D.以经济实力治国家23.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A.灭亡西夏B.统一蒙古C.建立元朝D.定都大都24.古时候,在白山黑水之间,有一个善养猪,吃猪肉,穿猪皮的民族,他们的后代建立了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朝代,这个民族是A.契丹B.女真C.党项D.蒙古25.世界上最早将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是()A.中国B.日本C.阿拉伯国家D.欧洲国家2二、判断题:每点1分,本大题共5分。26、阅读下表内容判断:著作作者时间地位《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全书图文并茂,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药物学巨著《天工开物》宋应星明朝全面反映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发展状况,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