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不一样。只有评价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才是有效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如:××同学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熟练地做一遍!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还有,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我知道你能行!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等。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这点我在教学中已颇受至深。我还结合实际,进行了两会两能评价法。就是上课时会听,会看,能说,能做。学生在科学课学习活动中,学生首先进行自评,自己认为做到了,就可以到课代表那儿要求加一颗星,当然也要结合学生互评。学期结束前,教师可根据组长统计的情况,满15颗星以上可以得优,10颗到15颗可以得良,5颗到10颗可以得中,这就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这一切工作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操作,既方便,又真实。也有这样的例外,这事实表明,课改后教师们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从实践看,实行这种激励性评价,学生心中就会始终涌动一种精神力量,谁也不会自甘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