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力做好幼小衔接大班的孩子很快就要升入小学,与幼儿园生活相比,小学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所以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就非常必要。本学期,我们就有意识地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学习、劳动任务。如:有时布置一些口头作业,第二天检查、轮流做好值日生等......进入小学后,独立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为此,我们经常在班内进行了"整理小书包"的活动--就是一个装有孩子的笔盒、本子、笔刀等常用文具的档案袋。先由老师示范,然后请小朋友学习,再进行比赛,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学期,我们还有意识地把上课时间延长到30分钟左右。游戏中,我们引导孩子模拟小学生上课、发言等。家长首先要从整体上对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异同有个了解。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小学教育则是义务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既然是衔接,那大班伢儿入学前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咯。这需要学生和家长双方面努力。让孩子喜欢上小学。家长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同时,要对孩子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让他们了解小学、亲近小学,可以提前到学校看看。2、现在开始生活自理家长要督促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做起,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用终生。比如在生活起居上,孩子要学会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睡觉前要整理好自己的书包;饮食上要督促孩子不挑食、进餐不拖拉;卫生习惯上孩子要注意餐前便后洗手,上学时自带水杯;至于劳动习惯上,这很重要,因为勤劳和勤奋是紧密相连的。孩子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3、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现在的孩子营养摄食丰富,又整天看电视、玩电脑,不喜欢运动,因此更需要锻炼身体,才有进行文化学习的根本。4、父母别忘做表率家长要为孩子构建和谐的环境,做孩子的表率。这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的工程。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和谐,家庭成员之间更要和谐。家庭教育的环境要注重一点:言传和身教同样重要。家长不要说一套做一套,要记着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不能忽视,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平稳过渡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愿孩子们能顺利地过渡,并经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老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以上几方面说明,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做为家长的我们又怎样去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二、从各方面切实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一)、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第二,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全由父母包办,生活自理能力差。入小学后,许多事情不能由父母****,而且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适应小学的需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