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西小学简介漾西地处湖州市东北边沿,北临太湖,东与江苏交界。因处于长漾、金鱼漾、庄田漾水域之西,故名“漾西”。漾西小学位于漾西集镇(陆家湾),创建于1950年,1992年易地新建于此。占地面积约20000㎡,生均23.78㎡,建筑面积4410平方米,生均5.24㎡,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生均7.13㎡。有电脑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刺绣馆、心理辅导室、卫生室、科学实验室、多功能报告厅等专用室。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841名学生,其中新居民学生363名,占43.16%。在编教职工46名,其中35周岁以下的教师36名,占78.26%;本科学历教师43人,占93.48%;小学高级教师19人,占41.3%;获区教坛新秀及以上教师4人。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少先队辅导员建设实验学校,省文明学校、省绿色学校,市文明单位、市首批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行为规范教育特色学校、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书香校园、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市科普示范基地、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区行为规范特色(首批)学校、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区书香魅力校园示范学校、区少先队先进集体。近年来以“扬帆梦想、养润正道、漾盈幸福”为发展理念,一心一意营造“上善若水”校园文化。立滋润万物的价值观念,建远大追求的激励机制,塑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求晶莹纯洁的幸福人生。三字德育,水珠般润泽品行“慎”是漾西区域传统美德的典型思想。以树立“美好梦想”为指导,深化“行规示范特色学校”工作,实施“慎思笃行”品行教育内容,围绕“赞、省、慎”等三字系列养成教育,通过“赞美身边美德”、“评社会省自我”以促进学生“慎思笃行”。实施校本课程《上善如水》着重培养学生水珠般品行。结对“留守、心理、学困”等学生,采用“四育”法创新并扎实推进学校立德树人工程。比较教研,水珠般灵动课堂开创“比较教研”校本研训模式,通过“一人上课,人人同课异构”、“结对同仁,相互同案多改”等多种方式的比较,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立志实践“以学定教”课堂新思想。组建“细水长流”学习型组织,创建“水滴石穿”教学微反思制度,成立“名师培育工作室”的磨课形式,开展设计与评课等基本功等级考核。并以“行政一联五”的举措,引领每位教师课堂技能。轻负高质,水珠般滋养才艺探索建立教师敢于减负的有效机制,实验并推广“考核范围内容公告制”与“容错等级评价制”,实施“课内8分钟作业检查制”,“回家作业公示制”。建立学生特长每月有展示机会,随处设置学生展示空间。多彩课程,水珠般精彩纷呈构建“如水善行”课程体系。突出“善”和“行”两大方面,倡导“德之善”、“行至善”。在原有校本课程《织里刺绣》(曾获浙江省“全省第二届义务教育精品课程”),以及结合当地区域电线五金的经济项目,利用企业电线边角废料的《电线型课程》的基础上又开发了《芦苇画》等30多门校本课程。课自创心育游戏,设立每周游戏日,在尽情玩耍的一个个有趣的“心育游戏”中,培育着健康的心理,享受着童年的快乐。自编心育集体舞,与广播操隔周进行学生在舞蹈中锻炼身体,完美心灵。实行全校定期统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校园剧,水珠般无微不至独创安全校园剧,将各个安全知识、技能,巧妙孕育于学生自编的校园剧中,寓教于乐,寓教于境,增强学生遇到各类突发事件自我救护技巧。做到安全工作时刻“五结合教育”,定期“两逃生演习”,适时“每班演剧本”。校园安保、食堂、接送车等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定期检查整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在我们全校师生的努力下,漾西小学的小水珠一定会抵达理想彼岸,成为吴兴教育大地上一颗璀璨的“东方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