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20XX年,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防、治、迁”三手并举,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和继续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强化责任、加强监督、创新机制,加大应急能力建设和宣传培训,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我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零伤亡”的目标,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落实防灾责任,加强汛前工作(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汛期前,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安排部署了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与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签订了《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二)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落实防灾预案。一是邀请专业地堪单位(四川蜀通岩土工程公司)对全县内的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进行全面的拉网式巡查检查,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同时,加强日常隐患巡查工作,动态巡查、重点核查,及时发现险情,及时组织撤离。二是根据隐患排查情况及时编制并下发了xx县20XX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同时,各乡镇、相关部门也根据县级预案、防治方案,制定了乡镇、部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防治方案。(三)层层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一是通过排查对威胁住户的153处隐患点落实地质灾害专职监测员146人,并在每个隐患点设立警示标牌。二是对受威胁住户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防灾台账,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的农户落实帮扶撤离责任人,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项项工作有着落,使防灾责任制贯穿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确保了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四)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及应急避险演练工作,增强防灾意识。一是认真开展了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活动,通过横挂标语、新闻媒体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并将地灾防治宣传资第1页共4页料发放到各乡镇、各地质灾害监测点;二是集中或分乡镇组织培训工作,让监测员熟知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和应急预案,熟悉隐患点重点监测部位、危险区范围,如何履行好“观察员”、“信息员”和“指挥员“的职责,对受威胁群众开展防灾知识宣传,累计组织地质灾害宣传培训20余次,参训人数1200人,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000余册。三是组织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工作。全县15个乡镇均分别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活动,参练人数2000余人。二、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积极推进避让搬迁和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由于受“5.12”和“4.20”两次地震的影响,地质条件复杂的天全汛期工作形式严峻,因此,大力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成为震后我县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和保证汛期安全的关键。震后通过避险搬迁、工程治理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开展,采取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统筹规划,分阶段实施,20XX年我县共有各类地质隐患点199处(与20XX年比较减少107处),以滑坡为主,主要分布在始阳镇、仁义乡、新华乡、兴业乡、老场乡等重点易发区。其中涉及威胁住户的隐患点153处,威胁道路交通25处,威胁工矿企业6处,威胁旅游景点15处,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15起,与去年比较减少30余起。(一)避险搬迁工作。按照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我县地灾避险搬迁安置150户,项目共涉及150户645人。该项目于20XX年11月启动。在汛期来临之前,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150户分散农户进行搬迁避让,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原则,采取“就近、集中、分散、自主安置”多种方式相结合,大部分群众在汛期前入住了新房;而针对另一部分农户房屋纳入灾后重建聚居点建设,不能在汛期前入住新房的情况采取了自建过度房、投亲靠友或租房等措施保证了群众安全度汛,使群众生命财产得到了全保障。群众搬迁安置后新房屋质量提高、面积增大,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更得到进一步改善。(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xx县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共10个,截至目前已完工项目5个;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县共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第2页共4页程112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3处,应急治理工程35处,应急排危除险工程74处),涉及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