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心得体会在最近的学习中,我对高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我发现高效课堂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环节与学情的灵活互动,这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在老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虽然口头上是教学相长,但实际上学生的学,只注重成绩或所学到的知识,一味追求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并且学生依赖老师教而放松自己主动性习惯的培养。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指高效率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时下最需要的,才是顺应局势发展的,这种教学模式重在高效,既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又能给学生减轻负担,在新课改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升华,教学模式导向直指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首先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新型的学习习惯投入学习之中,并能对学习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觉投入探索习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不能有依赖思想,只有遇到困难才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其次,课堂上要善于换位思考、运用自己的思维习惯发生质疑,让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一、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1、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学设计要把每一课教学的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2、突出高效理念,精讲多练。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理念具体的就是要做到三个精讲——思路方法精讲、核心问题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一般情况下,教师连续讲课把握在5—10分钟,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讨论、展示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3、升华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加强学法指导,那就要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力争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习,把快乐和健康还给学习,即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给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把握;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其次,强调学生的学,教师以引导为主。教师要多鼓励,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教学中注重分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所谓分层设计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重点突破;而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学习;而分层指导和分层训练就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进行个别指导,对认知能力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模式去指导和训练。这样有助于学生最大程度的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初中阶段更要积极实行这种课程分层教学的模式或走班制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的发展。5、酿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默契程度往往决定着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说师生之间保持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会让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那么教师与学生就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而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