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构建有效地理课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假如一个先生想用知识去启导一个葬身在无知之中的学生,他便先得激起他的注意,使它能用一种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识。”如何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地理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呢?通过实践,我认为成功的组织上好一堂地理课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有效的课堂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的巨大推动力,好的教学导入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的地理情感,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会使学生迅速理解老师意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学习地图这部分内容时,我用荆轲刺秦王的影片片段来引入课题,当学生看到荆轲打开地图抽出匕首刺向秦王时,都屏住了呼吸,这时影片嘎然而止,同时我提出问题:1、荆轲能以献图为名接近秦王说明了什么?2、荆轲又是以什么理由走进秦王讲解地图的?这样和顺利的完成了课堂导入工作,并为以下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二、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现在的教材插图和资料多了利用好了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能配以实物模型或多媒体把静态的图片动态化文字形象化,尤其是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独特的光、形、声、色等综合特点,在教学中运用日益广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收到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达到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等高线地形图的三维动画,当山体被一层层切开从上面看到等高线地形图时,学生不约而同的说出:哦,等高线地形图就是这么来的啊!再提问等高线地形图各部位的名称,学生都能正确的说出答案。因为该部分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又给学生展示了实物模型,并让学生用橡皮泥亲自动手制作模型。这样学生在感到新鲜、有趣、兴奋的同时完成了学习任务。三、设计有效的问题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活动的质量,同时,问题设计的质量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善学须善问,善问必有得。通过对问题的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探究问题过程的创造性。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中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同学们知道吗,构成气候的两个要素是什么呢?夏季我们山东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降水分析有什么不同?赤道和两极地区的气温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得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谈起。那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你能用实例来说明每个因素又是怎样影响的吗?这样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又如在讲气候类型与分布规律的,可对照地图,没计这样的问题,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º之间的赤道地区,但在东非这一纬度却是热带草原气候,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规律不是相矛盾吗?原因是什么呢?往往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便会思绪飞扬,议论风生,产生良好的课堂回应。四、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势”。“精讲”、“精练”的讲练结合式教学,是有效课堂的精髓。特别是“精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起到一种让学生回味、思考、理解、运用的作用。在“练”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内驱力会迅速增强。思维得以迅速展开。比如在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之后,我给学生留出二、三分钟的思考时间;在讲到重点难点,需要学生探究处,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在学生不能自主完成的情况下,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在讲解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时,先让学生读图自学,寻求答案;在讲解地理规律、原理时,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就是给了学生消化、吸收、发现、驰骋的广阔空间,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启发的效率。总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有效的地理教学,不但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地理认识能力,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