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有序数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学反思: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科目:数学课题:平面直角坐标系备课人:蒙小春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明确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1、培养学生探究知识能力和合作精神。2、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动静转换,使课堂活跃,学生个性得到张扬。2、体会共同享受学习成果的乐趣。1、通过练习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突出本节课的重点。2、让所学知识得到深化。1、通过课堂小结,回顾知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2、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新知。教学素材的把握激发兴趣,引人入胜(3分钟)预习交流,确定目标(10分钟)分组合作,问题探究(8分钟)展现成果,反馈交流(8分钟)查漏补缺,总结提升(6分钟)归纳梳理,巩固提高(5分钟)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实例认识有序数对。2、能用有序数对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位置。3、经历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树立“数”与“行”统一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教学难点:对有序数对中的“有序”的理解,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课时:1课时活动一:我们都有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经历,周末父母和你一起去看“功夫熊猫”,下图是你手中的电影票,你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吗?(展示图片,提出问题)(看+想+说)2、揭示课题。3、出示教学目标(看+说)活动2:猜一猜他是谁?(课本页)思考:(1)怎样确定教室里座位的位置?(2)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吗?(3)假设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请说出你一位好友的位置。其他学生说出他的名字。活动3:谁当选值日班长?以下座位的同学当选本周值日班长。(1,5)(2,4)(4,2)(3,3)(5,6)思考:1、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请大家分别写出当选值日班长的名字。2、讨论:(2,4)和(4,2)在同一位置吗?3、定义:有序数对,记作(a,b)问题探究: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一个位置,生活中利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情况很常见,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六人一组讨论、交流,答案写在大卡上)1、各组展示本组素材,各组代表发言,组员相互补充。(听+看+想+说)2、教师补充演示一些素材,让学生阅读,加深理解。练习1:课本页第题。(独立完成,同桌对照答案)练习2:如图(课件展示):甲处表示2街与5巷的十字路口,乙处表示5街与2巷的十字路口,如果用(2,5)表示甲处,那么“(2,5)→(3,5)→(4,5)→(5,5)→(5,4)→(5,3)→(5,2)”表示从甲处到乙处的一种路线,请你用有序数对写出几种从甲处到乙处的路线。3、教师点评。(听+看+想)1、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这节课的收获。2、课后作业:习题6.1第1题。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