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构建地理高效课堂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李爱军摘要: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少年好动、好胜、好奇、好问、注意力易分散。激发学习兴趣,能使学生认知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使观察更加敏锐,学生乐意学,学得活、学得好,达到提高记忆的效果。因此,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是本文的主题。关键词:地理兴趣课堂教学实效中学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学情实际,精心设计灵活多样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提高课堂实效。一、善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化繁为简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基本取代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既可以将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和简单化,还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对象由小变大、化远为近,,可使反应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由静变动,可将抽象的事物直接地在电脑上呈现在学生面前。如,进行七年级下册《印度》一节中,关于“南亚季风与旱雨季节的形成关系”这一难点的突破时,教学手段上就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将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精美直观的动画表现出来,化繁为简,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耳眼并用,加快知识传递速度,从而提高教学课堂效率。二、借用新闻热点话题激发学习兴趣,关注世界世界的变化层出不穷,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通过时事报道获得的前沿信息能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状态,国际形势的变化趋势,以及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发现、新发明。把这些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新颖的热门话题既拓宽学生知识面,又是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产生迫切获得新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例如:讲“中东”时,为引起学生注意,我特地将一段“伊拉克战争”视频资料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所见所闻自由发言,地理趣闻的引入使学生乐于上地理课,他们盼望老师给他们带来奇闻异事,浓厚的兴趣会变成巨大的学习动力。他们自己也学着老师从报纸上找些与地理有关的趣闻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无疑既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关注世界的良好习惯。三、巧用古诗词激发学习兴趣,目标双赢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很多的诗词和谚语本身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地理景观画面,地理课堂适当选取诗句,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调节课堂气氛,还能在无形之中使诠释地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中有知识,知识融于画中”的思维品质,对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讲《中国季风气候显著》时,课件展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春风指的是什么?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一方面,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这些古诗词理解的更加透彻,另一方面,也让所涉及的地理知识被学生形象的理解、记忆,真正做到学习上的“双赢”。四、巧用音乐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如今的学生学习任务较重,欢歌雀跃的机会又很少,面对多彩的世界表现出很无奈。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对音乐的渴望,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歌,戏曲,舞蹈等音乐形式激趣导学,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讲到八年级上册“中国季风气候显著”一节时,随口唱出陕北民歌《信天游》“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可以设问:“为什么同样生活在中国北方地区冬季和夏季的风向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我国气候具有怎样的特点?”用这样的形式把问题提出来,激起学生浓厚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五、挖掘学生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证实地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教学中要尽量从学生生活实例出发,调动学生所积累的生活体验(经验,实物,照片等)和深刻体会,以此来作为教学资源,给学生多一些的参与学习的机会,营造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