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8、20章制剂新技术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固体分散体:2.包合物:3.纳米乳:4.微囊:5.微球:6.脂质体:7.β-环糊精: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药物在固态溶液中是以分子状态分散的。()2.固体分散体的共沉淀物中的药物是以稳定晶型存在的。()3.在固体分散体的简单低共熔混合物中药物仅以较细微的晶体形式分散于载体材料中。()4.固体分散体都可以促进药物溶出。()5.固体分散体是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等均匀分散于另一种固态载体材料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6.固体分散体采用肠溶性载体,目的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7.固体分散体利用载体材料的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8.固体分散体能使液态药物粉末化。()9.固体分散体可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和刺激性。()10.难溶性药物与PEG6000形成固体分散体后,药物的溶出加快。()11.某些载体材料有抑晶性,使药物以无定型状态分散于其中,可得共沉淀物。()12.药物为水溶性时,采用乙基纤维素为载体材料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使药物的溶出加快。()13.固体分散体的水溶性载体材料有PEG、PVP、表面活性剂类、聚丙烯酸树脂类等。()14.药物采用疏水性载体材料时,制成的固体分散体具缓释作用。()15.因为乙基纤维素不溶于水,所以不能用其制备固体分散体。()16.共沉淀物也称共蒸发物,是由药物与载体材料两者以一定比例所形成的非结晶性无定形物。()17.β—CD的水溶性较低,但引入羟丙基等基团可以破坏其分子内氢键的形成,提高水溶性。()18.包合过程是化学反应。()19.在β-CD的空穴内,非极性客分子更容易与疏水性空穴相互作用,因此疏水性药物、非解离型药物易被包合。()20.包合物系指一种分子被全部和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的络合物。()21.包合物具有缓释作用,故不能提高生物利用度。()22.环糊精是由6—12个D-葡萄糖分子以l,4-糖苷键连接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23.聚合物胶束是由合成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一种热力学稳定的胶体溶液。()24.纳米乳不可能自发(经轻度振摇)形成。()25.纳米乳及亚微乳经过长时间热压灭菌或两次灭菌均不会分层。()26.纳米乳不易受血清蛋白的影响,在循环系统中的寿命很长。()27.亚微乳不可能自动形成。()28.常用的低分子表面活性剂对难溶药物的增溶效果较好,但其CMC值较高,不能用作药物载体,因为其形成的胶柬经稀释不稳定。()29.亚微乳和纳米乳都是热力学稳定系统。()30.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可通过加入凝聚剂,降低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度而成囊,但这种过程是可逆的。()31.物理化学法进行微囊化是在液相中进行,药物与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相析出,故又称相分离法。()32.单凝聚法的形成的凝聚囊是不可逆的,即使解除凝聚的条件(如加水稀释),也不能发生解凝聚。()33.甲醛作交联剂,通过胺醛缩合反应使明胶分子互相交联而固化可得到不变形的微囊。()34.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必须要用带相同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材料。()35.溶剂一非溶剂法是在材料溶液中加人一种对材料溶解的溶剂(非溶剂),引起相分离,而将药物包裹成囊的方法。()36.液中干燥法是指从乳状液中除去分散相中的挥发性溶剂以制备微囊或微球的方法,亦称为乳化一溶剂挥发法。()37.脂质体的类脂双分子层一般是由磷脂和胆固醇构成的。()38.在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中不能用超声。()39.脂质体具有淋巴系统靶向性。()三、填空题1.固体分散体的速效原理包括、、和等。2.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有、和等(写出3种即可)。3.固体分散体的主要类型有、和3种。其中以类型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最快。4.形成固体分散体的验证方法有、和等(任写3种)。5.制备固体分散体常用的水溶性载体有、和等(写出3种即可)。6.CD具有环状结构,常见的CD是由个葡萄糖分子通过连接成的环状化合物,分别称之为α-、β-、CD。7.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有、、等(写出3种即可)。8.β-环糊精在药剂上的主要应用有、、、和等(写出5种即可)。9.将某些药物制成β一环糊精包含物,主要目的包括、、等(任写3种)。10.环糊精包合的主要方法有、、、;影响环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