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二小李英内江二小李英一、明白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一、明白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即熟习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沈大安先生指出,略读也就是大略地读,又可以叫粗读。体现在教学上,就是不求精细、全面,但求大致理解、大致掌握即可。精读课文担任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为用“法”服务。二、规避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二、规避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误区一:略读课文精读化误区二:略读课文泛读化三、认识编排略读课文的作用(一)是对精度课文的巩固迁移1、阅读方法的巩固迁移2、写作方法的巩固迁移(二)是对精度课文的拓展延伸(1)内容的拓展(2)思想的拓展(3)文体的拓展(4)阅读方法的拓展四、“略读课文”教学应体现的基本理念1、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2、承认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3、加强课内外联系,适度拓展、延伸。五、略读课文教学目标五、略读课文教学目标第一、概览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第三、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拓展延伸。六、略读课文的教学流程略读课文的基本教学流程:自读自悟——交流点拨——积累(拓展延伸)自读自悟阶段自读自悟阶段自读自悟阶段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教师把学生引进书本后适时淡出,学生根据提示充分默读,读中自悟,解决问题。我们对学习略读课文的要求不宜过高。在内容上,理解要求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没有必要面面俱到,但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在读的形式上,略读课文要淡化朗读训练,加强浏览、默读训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略读、浏览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讨论交流阶段讨论交流阶段讨论交流阶段讨论交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学习。这个阶段,重在讨论自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习。这个阶段,重在讨论自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交流自读的收获。学生在交流中就自己感兴趣的问交流自读的收获。学生在交流中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的一点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读题中的一点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读情况及教材特点进行点拔,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情况及教材特点进行点拔,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再议议,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品,重点再议议,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积累)拓展延伸阶段(积累)拓展延伸阶段既可侧重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又可侧既可侧重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又可侧重向课外拓展、延伸。侧重什么,应视文章内重向课外拓展、延伸。侧重什么,应视文章内容和特点而定。容和特点而定。拓展延伸:1.搜集资料,加深理解。2.广泛阅读,开拓视野。3.综合实践,引发探究。4.读写结合,习作训练。七、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生的实际,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教学模式有:自主选择式质疑解疑式重点阅读式自测互评式合作表演式欣赏评价式等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一:自主选择式自主选择式即在自读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方法,并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阅读思考,然后交流。其基本的教学步骤是: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2.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阅读思考。3.交流学习收获。4.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练习或向外扩展延伸。教学模式二:教学模式二:质疑解疑式质疑解疑式质疑解疑式即在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互相帮助解决。其基本的教学步骤是: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2.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3.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或向课外扩展延伸。教学模式三:教学模式三:重点阅读式重点阅读式重点阅读式即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内容合作学习,交流收获。其基本的教学步骤如下: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2.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3.围绕重点合作学习,汇报收获。4.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或向课外拓展延伸。教学模式四:自测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