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巴黎罗浮宫巴黎罗浮宫巴黎罗浮宫曾经法国的皇宫——罗浮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馆内共收藏约40万件的艺术珍品。它主要分黎塞留馆、苏利馆和德农馆三大部分。每天都有大量游客踏入罗浮宫的大门,争相目睹这博物馆中名扬天下的艺术珍品。罗浮宫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人们学习的场所。玻璃金字塔玻璃金字塔一九八九年之前,罗浮宫仿佛是一座巨大的迷宫。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使这里发生了改变。在长达八年的施工过程中,饱受法国人质疑和批评的玻璃金字塔,现已成为罗浮宫的标志。罗浮宫三宝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与《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被称为罗浮宫三宝。罗浮宫三宝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约公元前200年。雕像由产自帕罗斯(Paros)的大理石雕塑而成,高3.28米,位于德农馆二层,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艺术品馆,达鲁楼梯。在修复过程中,正是哈费逊馆长的智慧和大胆创造,《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在罗浮宫占据了一席之地。费利克斯费利克斯··莫兰莫兰··哈费逊哈费逊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局部胜利女神在罗浮宫的首次展出(1879)罗浮宫三宝罗浮宫三宝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又称为维纳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又称为维纳斯,斯,大理石雕像,约公元前150年,高2.02米,位于苏利馆一层,希腊、伊特鲁里亚及罗马文物馆。米洛斯的维纳斯米洛斯的维纳斯维纳斯的面部表情宁静而肃穆,嘴角微微的翘起,略带笑容,给人以崇高,智慧的感觉,令人十分的亲切。米洛斯的维纳斯体形符合希腊人关于美的理想与规范,所追求的人体美标准,即头与身之比为1∶8。由于8为3加5之和,这就可以分割成3∶5,这就是“黄金分割律”,这个比数成为后代艺术家创造人体美的准则。118维纳斯姿态端庄而优美,面部表情宁静而肃穆。雅典娜虽然裸露上身,但不失端庄典雅,虽然残缺了双臂,却亭亭玉立。整个身躯是采取螺旋形上升的动势,又有不同角度的倾斜,造成了曲线的丰富变化和均衡稳定。女神上半身袒露与下半身复杂的衣群,形成了单纯而复杂的对比和谐,特别是裙褶的变化增添了整个人体的变化和含蓄的美感。她的体形完全符合希腊人关于美的理想与规范。整个形体充满曲线美和高尚的精神美,体现着青春健美和旺盛的生命力。比赛内容比赛内容:把你的手臂当成是维纳斯的手臂,请你给维纳斯的断臂复员。时间时间:10秒钟要求要求:请把你认为最美的动势固定5秒。人们对修复维纳斯的多种设想。断臂的维纳斯有种独特的美。两者对残损部位的原样保留,体现了罗浮宫在艺术品处理上的独具匠心。罗浮宫三宝罗浮宫三宝蒙娜丽莎,1503年,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1452-1519),木版油画,0.77米×0.53米,藏于德农馆二层,绘画馆(意大利绘画)。眼神优美、温柔,带着深不可测的意味看向远方。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美术史上最大的迷之一。微微翘起的嘴角左右不太匀称均衡,唇的轮廓也不清晰,薄薄的色彩,运用光与影的融合,成功制造独特的效果。荒凉的风景幽雅的手流露出平和、沉稳的心境。赏一赏手臂与手的姿势使身体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引导观者的转动。背景运用对称式构图,呈现平面化、程式化的特点。外貌姿态僵滞、呆板,动作神情刻板、冷漠。体现愚昧虚伪的神学观念中世纪教堂壁画《圣母与圣婴》两幅画有哪些不同之处?找一找中世纪教堂壁画《圣母与圣婴》《蒙娜丽莎》达·芬奇填写《蒙娜丽莎》和中世纪绘画作品的区别:合作与交流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圣母与圣婴》内容选材现实生活圣经表现对象人构图对称式外貌姿态活泼、健康动作神情刻板、冷漠艺术特点崇尚科学写实技巧平面化、程式化思想意义赞美人性愚昧虚伪的神学观念《蒙娜丽莎》和中世纪绘画作品的区别: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圣母与圣婴》内容选材现实生活圣经表现对象人神构图三角形对称式外貌姿态活泼、健康僵滞、呆板动作神情轻松、愉快刻板、冷漠艺术特点崇尚科学写实技巧平面化、程式化思想意义赞美人性愚昧虚伪的神学观念国王与艺术家的忘年之交1519年,达芬奇在法国吕西城堡病逝。时年67岁。临终时,他躺在弗朗索瓦一世的怀里。达芬奇之死(油画)安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