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第2课时学校:XX小学班级:五年级X班科目:语文(苏教版)教师:缪苹时间:XX年X月X日第X节一.课题名称;<<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重要段落,联系课文展开丰富想象。2方法与过程:通过文章学习,学会通过讨论、角色转换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人生的快乐需要付出,“给”永远比“拿”快乐,学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三.教学内容1划出文章中优美句子,进行解读。2引导学生体会父与子之间的爱。3明白给”永远比“拿”快乐。四.重点难点1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难点:体会父与子之间的爱,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给”永远比“拿”快乐。五.课的类型:综合课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活动作业法、角色转换法七.教具准备:课本、卡片、图片八.教学时间:40分钟九.教学课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妻镢庞2复习词语:探望欣赏姹紫嫣红3复习作者及作品高尔基是前苏联伟大作家,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8岁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作之余渴求知识勤奋读书,终于成为一名伟大作家,代表作品是《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4复习高尔基与他儿子之间的两件小事①栽花赏花②写信教子(二)教学新课Ⅰ解读文章标题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中,能否把“和”换“爱”,换过之后有什么不同呢?不能换,换过之后文章的情感就会有变化,用“和”更能够表现呢出高尔基和他儿子亲密的父子关系,是一种相互的关系,用“爱”只能够表现出高尔基爱他的儿子这种单向关系。2朗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与“高尔基爱他的儿子”体会不同的情感。Ⅱ栽花赏花1朗读第2、3段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儿子对父亲深深的爱,请把它画出来。只有顾不上一直忙着2朗读下面语句,说说你的感受。①……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来探望他②只有十岁,没有镢头高……③来到爸爸身边以后……小结:这些语段看似简单,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儿子对父亲纯真的爱。3十岁的孩子忙着栽花是多么不容易的,转换角色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劳动是很幸苦的,但是一切的辛苦劳动与坚持都十分值得,因为这是对父亲的爱,体现了对父亲的关心。4儿子为高尔基种花体现了对父亲的爱,请同学们发言说出你爱父亲的表现或者你为你的父亲做过什么事儿。5春天到了百花争艳鸟语花香,让我们一起朗读第3段体会春天的美景,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有关春天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曾呈水部张丞相》韩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苏轼6看着春天的美景,高尔基正在欣赏儿子中的花,看到这些,他会想到些什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Ⅱ写信教子1文中两次出现“美好的东西”,依据老师出示的卡片说说“美好的东西”指什么?快乐①“当我邻居家小孩忘了带钥匙进不了家时,我……,我感到……②当我扶起摔倒的小朋友时,我……,我感到……第一个指鲜花,第二个可以指帮助邻居家的小孩,扶起摔倒的小朋友等等2父亲仅仅希望儿子在岛上栽花带给别人快乐吗?从哪里看出来的。“要是你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多么愉快啊”3有感情地朗读第6-8段,划出让你印象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句子“给永远比拿快乐”4解读句子,“给”和“拿”可以用哪些词语替代。给:给予、奉献、付出、做出贡献拿:享受、得到、接受、收下5关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奉献比索取好;有所奉献就容易得到愉快;做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就能赢得他人尊敬,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6人生的快乐是来自付出,来自于“给”。我们来学习两句有关名言。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②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巴金Ⅳ总结学生表现Ⅴ布置作业1书面作业:①替高尔基的儿子回一封信(注意书信格式)②摘抄课文优美句子2实践作业:集体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有关“给”的活动,让学生真切体会“给”比“拿”快乐。十.板书设计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高尔基爱他的儿子两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