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_一__年级下册第_48__页。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为了巩固数的组成和为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做准备,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购物活动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30+2、2+30和32—2、32—30的教学,使学生掌握30+2就是把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32—2就是从3个十2个一中去掉2个一,32—30就是从3个十2个一中去掉3个十,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2+30=口是一道变式题,一方面让学生巩固数的组成知识,另一方面渗透加法交换律。做一做第1题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摆小棒,摆完后再对照摆的小棒写算式,这样将操作和算式对照起来,便于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方法。第2题是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帮助小熊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整节教材编排从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对象分析:1、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别人说话注意倾听的好习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方式。2、在上一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有了10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基础,基本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在前几节内容中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对于如何用数的组成想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学生还全然不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为学习100以内口算做准备。(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并能正确计算。2、过程与方法:(1)经历动手操作、探索交流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体验生活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掌握各种不同口算方法。教学策略分析:我设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过程,首先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融合与贯通,先从复习旧知有关“8的一图四式”、“数的组成”,在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其次,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根据算式合作交流、根据交流表达算法等,不仅在实际中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手段及使用说明:本节课我使用了课件、自制学具进行教学。利用课件比较生动,学生会比较有兴趣听;同时在“数学游戏:烤玉米”中自制小熊卡片和玉米卡片调动枯燥的数学计算课堂,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也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看图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2、填一填。(1).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2).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3).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4).2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聪明屋。看看里面有什么问题等着我们去解答。(课件出示)学生想好答案,并举手回答问题。通过“一图四式”“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二、结合情境,探求算法一、教师创设情境。1、课件显示购买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2、解决30+2和2+30。(1)师:如果想知道“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练习本?”,应该怎样计算?(2)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才得到30+2等于32的?(3)同桌交流讨论:30+2=32对吗?同桌两人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到的知识算一算。(4)汇报算法:①接数法:30接着数2个,就是32,所以30+2=32。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本?”的问题进行板1、学生口头列式2、同桌交流讨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