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春天马上到了,阳光明媚正是植树好季节。美化环境,抵御沙尘暴,造福人类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但你们知道吗,在植树活动中还存在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植树节那天,大家一起去植树,在植树的过程中老师交给大家一个任务。内容解析一条小路有200米长,每个10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呢?除法我最在行了,200除以10,等于20棵,我们拿20棵树苗就够了。于是大家带着20棵树苗去种树,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20棵树苗成功的种了下来。突然,发现,前面还有一个坑没有种树苗,这是怎么回事呢?明明我们带了20棵树苗的,是谁动了我的树苗啊?小明认为是丢了一棵树苗,看着那个空空的坑,伤心的哭了。大家又重新数了一遍种下的树,可是已经种了20棵了,这个坑是怎么来的呢?好奇怪啊,莫非是魔术师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我只会变没兔子,树坑我可变不出来,不然就是我上春节晚会,而不是刘谦了。让我们在纸上画一画。4个线段5个头。1个线段2个头。2个线段3个头。3个线段4个头。经过老师的讲解,大家终于明白了,不是魔术师搞的把戏,而是少算了开始就要种的那棵树。那到底该怎么计算才是正确的呢?200÷10=20(棵)20+1=21(棵)教学楼和食堂相距60米。同学们要在中间的小路两旁植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植几棵树?教学楼食堂解:60÷3=20(棵)20+1=21(棵)21×2=42(棵)答:一共要植42棵树。一侧要植21棵树。对吗?这两个问题不一样...…解答解答先算一侧要植多少棵树。画图教学楼食堂3米3米3米3米60÷3=20一共有20个间隔。20-1=19(棵)两个端点不需要植树。一侧需要植19棵树。继续解答……19×2=38(棵)答:一共要植38棵树。我们平时遇到的问题,还有什么跟种树问题类似的呢?安装路灯,设立公共汽车站等……归纳植树问题:1.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2.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我们上楼梯,一共10楼,平均上一层楼梯我们需要2分钟,我们总共需要多久才能上到楼顶呢?新问题新问题太简单了,这次我来,一共10层,10×2=20分钟,我20分钟就能上去。为什么错的总是我?仿照上次的,(10+1)×2=22分钟?正确的答案是18分钟。从一楼到十楼是上了9层楼梯,9×2=18分钟。一楼是不用上的,想到了吗?我们平时遇到的问题,还有什么跟上楼类似的呢?出发经过的地点,据木头等……一截木头,每锯一次需要5分钟,问总共多久能锯成六段?(6-1)×5=25分钟练一练归纳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课后思考通过今天学习的两个生活中的例题,大家是不是发现数学问题也很有趣?大家在课下时间里,自己观察自己的周围,看是否还有类似的有趣的问题,并与大家分享。围棋盘上一个点可以放一个子。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能放19个棋子,最外一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19-1)×4=72或19×2+17×2=72个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不能纯粹按照公式来进行计算,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的方法来计算。课堂小结植树问题:1.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2.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1.一座长180米的大桥,每隔30米安装一盏路灯。(1)两端要安装,需路灯几盏?(2)两端不安装,需路灯几盏?解:两端安装需要7盏,两端不安装需要5盏。课堂练习2.学校教学楼每层楼梯有24个台阶,老师从一楼开始一共走了72个台阶。老师走到了第几层?解:72÷24=33+1=4(层)答:老师走到了第4层。3.在全长200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安装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