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国两制看中国的和平统一问题》北师大历史系平顶山函授站张利飞从一国两制看中国的和平统一问题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各民族相互融合,具有强大的凝集力,形成了崇尚统一、维护统一的价值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中国人民倍加珍视得来不易的民族独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努力奋斗。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中国政府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且确保了港澳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现在全中国人民迫切期望用“一国两制”政策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一、一国两制下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同志针对港、澳、台地区特殊的历史与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后,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理论。“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在一个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中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点:1、“一个国家”。必须坚持一个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对内方面,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一部适合于全国的宪法;在对外方面,只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统一的国家主权。在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时,国家的主权、统一和国土完整是前提,这是不容置疑、不容谈判的。2、“两种制度”。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香港、澳门和台湾可以实行与内地社会主义制度不同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允许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一些特定区域存在,是为尊重已有的事实,保持那里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个国家之中又是以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祖国内地为主体。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允许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这不仅无损于社会主义,相反它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3、高度自治。“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三个基本点是统一后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高度自治。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自治权不仅比我国内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权力大得多,在某些方面,如货币发行权、财政独立和税收独立、司法终审权,甚至超过联邦制国家的邦或州。“一国两制”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实行这一方针,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①“一国两制”的主张,尊重历史,尊重现实,既维护了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充分尊重港澳台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了他们的利益,这是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的,是十分务实的。1997年7月1日,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企盼已久的时刻。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政权交接仪式。香港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江泽民在交接仪式上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香港同胞从此成为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香港问题解决提供的范例,为解决澳门问题铺平了道路。1987年4月13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随后,我国政府开始组织起草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并于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这项法律,确定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1999年12月20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如期在澳门举行了政权交接仪式。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澳门的回归标志着在中国的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的殖民统治。这是旧中国的政府所不能也不敢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二、港澳回归后在一国两制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