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第五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划分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3、划分界线: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800mm,1月0℃等温线);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400mm);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地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4、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A、1月0℃等温线B、800mm等降水量线C、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D、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E、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F、粮食作物中水稻与小麦的分界线G、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H、秦岭还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J.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K.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东北三省1、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2、地形:平原、山地为主3、主要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嫩江等。4、气候:温带季风5、本区气候特征;冷湿6、植被:亚寒带针叶林7、农业产业结构:结构完整,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8、农业分布: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布在平原,林业和特产业分布在山地丘陵9、农作物:春小麦、水稻、大豆、甜菜、玉米10、农业经营方式:规模化经营11、耕作制度:一年一熟12、“重工业的摇篮”:辽中南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基地)13、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1)交通便利2)丰富分煤铁资源14、工业代表城市:沈阳(钢铁、机械、装备制造基地)15、矿产资源:大庆(第一大油田)鞍山(煤炭)16、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17、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发展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第三节黄土高原1、位置、范围: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海拔1000-2000米。主要跨越了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地处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属于暖温带)2气候:温带季风区,过渡性体现: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从农区向牧区过渡。3、地貌: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在流水强烈冲刷、切割作用下,黄土层先形成黄土塬,黄土塬进一步发展形成黄土墚,黄土墚再发展演变为黄土峁和黄土川。)4、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黄土的老家远在蒙古高原、中亚以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表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形成粗细不等的颗粒,在风力的作用下将细小的尘土带来本区,经过百万年堆积,形成今天的黄土高原。5、文化: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我国农耕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黄河流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6、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7、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A、黄土质地疏松,B、地形破碎;C、夏季集中多暴雨;(2)人为因素:A、乱垦滥伐,B、修路、采矿C,过度放牧、8、综合治理:(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草)(2)工程措施:筑梯田、修堤坝(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9、矿产资源:煤炭资源丰富,其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的能源基地。被称为“乌金高原”煤炭基地:山西的大同(最大)陕西的神府第四节首都——北京1、区域概况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40°N,116°E)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东面面向渤海。温度带干湿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邻省东南与天津相邻,三面被河北省包围。自然环境地形山地、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自西北向东南流。主要城市职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名胜古迹故宫、长城、颐和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世界遗产)2、街区建设: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如新建的平安大街。6、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合院的存废、历史文化遗存、人口迅猛增长、沙尘暴天气、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地理复习提纲第1页共4页7、规划与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建设重点功能区:包括中央商务区(CBD)、国际传媒中心、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科技园区。8、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