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云南元阳梯田导游词云南元阳梯田导游词作为一名特地为游客供应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时常须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沟通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学问的讲解词。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云南元阳梯田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云南元阳梯田导游词1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漱尼族人世世代代留第1页共47页下的杰作。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概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同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化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元阳梯田多数都在元阳至绿春马路两旁。元阳老县城往绿春方向5公里就是土锅寨梯田,在马路的左边,早晨拍最好;由土锅寨前行11公里到猛品梯田,在马路右侧,下午、黄昏拍效果最好。第2页共47页元阳哈尼族梯田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溢生命活力的大系统,今日它仍旧漱尼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166689亩梯田在哺育着336971个农业人口,高山上的63958.4公顷森林供应着全县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用水,全县4653条水沟干渠仍在浇灌着千山万岭之上的梯田,这就是元阳哈尼族梯田奇观的突出特点。它不像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已失去功能的古迹,也不像泰山、黄山、尼加拉瓜大瀑布等单纯的自然景观,也不像曲阜孔庙、拉萨布达拉宫、北京颐和园等单纯的人文创建,它漱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的相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大创建,是文化第3页共47页与自然奇妙结合的产物。云南元阳梯田导游词2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红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这如诗如画、巧夺天工的大地艺术,就是红河哈尼梯田。水围着田,田依着寨,人居与农耕和谐交融,这千层叠翠的美妙家园,正是北回来线上的绿色生态明珠。红河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在唐代,梯第4页共47页田开垦已达相当规模,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在其著作《农政全书》中将红河哈尼梯田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创建的农耕文明。红河哈尼梯田主要分布于红河哀牢山南段的元阳、绿春、红河、金同等县,规模近7万公倾,仅世界遗产申报地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集中连片的达700公顷,其中以多依树梯田、牛角寨梯田、麻栗寨梯田,勐品梯田最具代表性,气概雄伟,蔚为壮丽。在依山而建的哈尼村寨的上方,茂密的森林是哈尼人民的水源地第5页共47页村寨的下方是梯田,为人的生存奉献粮食,中间是人们生活的村寨居所。在这三者之间,经过细心爱护的森林中渗出水流,通过自成一体的浇灌网络通向村庄,再流入梯田,田灌满以后再以田为渠流向河谷梯田中的水和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在山腰受来自南面海洋性季风和海拔凹凸悬殊的气候影响而形成云海水分被森林充分吸纳,化为云雾阴雨贮于高山丛林,在林中汇成多数的水潭和溪流、被哈尼人民在半山腰截流而成特别的浇灌水系。如此循环反复,生生不息。在申报地元阳县境内的哈尼梯田,没有一座水库,却拥有充分的水源,这科学的水系和良性生态令人惊羡。第6页共47页人的命根子是田,田的命根子是水,水的命根子是森林和树木,为此,哈尼人民崇拜自然、崇拜树木,以树为神,将森林分为水源林和寨神林,这两种树林任何时候禁止砍伐,否则,乡规民约将赐予制裁。这种特别的乡规民约对爱护梯田、爱护森林、爱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才智的哈尼祖先在半山腰水源足够、暖和向阳的山坡上选择建寨的最佳位置,形成村落,以梯田田埂和水渠水沟为交通要道连接村寨与村寨。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形成自然和谐的景色。以高山森林为源泉把水引入村中的供人畜饮用,同时,利用水流经过村寨,在房第7页共47页前屋后建起了水碾、水磨和水碓,充分利用水能的作用,节约劳力,为家庭生活服务。哈尼先民还独创了“自然冲肥”法,通过水沟将自家门口的肥料化在水中,冲到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