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汇编15篇)仔细品尝一部名著后,信任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在三国演义这部书中具体讲了东汉末年的情形,里面还有很多伟人,我从中还学会了很多道理。第1页共72页三国演义里主要讲了从汉灵帝昏庸无能,黄巾起义队伍浩大起,这才让汉灵帝才醒来,发兵反抗翼巾军。描写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大国之间时时常就要打起仗来,每次到了打仗的时候不是刀光剑影,就是血肉横飞,让人读起来就像自己在这个惊险的战场上一样。我尤其仰慕这里的一个人叫诸葛亮,刘备三次去隆中探望他,前两次失败了,第三次胜利了。诸葛亮提出了三分天下后,刘备听了很是惊异。刘备的兄弟,关羽张飞不服诸葛亮,诸葛亮用了他聪慧过人的头脑和他一张能说会道的口才,最终还是把关羽、张飞劝服了。刘第2页共72页备有个儿子,叫刘阿斗,又叫刘禅。刘禅很是贪玩,诸葛亮怎么教他也教不会,刘禅的爸爸死了后刘禅更是无法无天,刘备临死之前的遗言是:“诸葛亮肯定要协助好刘禅呀!”诸葛亮一口就答应了刘备,但是诸葛亮哪里知道刘禅已经无法管教,诸葛亮替刘禅费神费脑,最终因积劳成疾,病死在了五丈原。俗话说得好:扶不起的刘阿斗,每一个人都不要向刘禅学习。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好词一臂之力第3页共72页出处:三国演义其次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一亲芳泽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七步成诗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三顾茅庐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第4页共72页草庐之中。下笔成章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不出所料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不由分说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第5页共72页不知所云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不容偏废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乘虚而入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人生如寄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第6页共72页五岳间,人生如借居。仰人鼻息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伯仲之间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作奸犯科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第7页共72页论其刑赏。偃旗息鼓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出言不逊出处:三国演义其次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句1、夫为治有体,上下不行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由,高枕饮食而已。(孙策)第8页共72页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3、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4、赔了夫人又折兵。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6、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7、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8、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马谡)9、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守节无亏,于家有补;教子多方,处身第9页共72页自苦;气若丘山,义出肺腑;赞美豫州,毁触魏武;不畏鼎镬,不惧刀斧;生怕后嗣,玷辱先祖。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徐母赞》(徐庶之母)鼎镬,古代烹饪器,此指鼎镬烹人们酷刑。伏剑同流,指刘邦时期王陵之母,与徐母是一类人。断机堪伍,孟母曾把布机上的线剪断,以“废学犹如断线一样成不了事”教化曾逃学的孟子。10、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改变,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曹操第10页共72页11、强弩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