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李娟一.活动内容:科学探究活动《有趣的声音》二.教材分析: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场景,感知生活当中出现的不同的声音。三.活动目标:1.感知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2.尝试用各种办法发出声音。3.懂得保护自己的耳朵。四.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感知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2.活动难点:尝试用各种办法发出声音。五.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场地:教室内材料:(1)录制各种声音的磁带,录音机。(2)打击乐器若干,厚纸板、报纸、糖纸.....(3)噪声录音。2、经验准备:喜欢听音乐,知道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六.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播放声音,激发兴趣教师:小朋友们,这盘磁带里有很多很多有趣的声音,看看谁能听出来它们都是什么声音。(二)基本部分1.尝试用各种方法发出声音.(1)幼儿自由探索用什么方法能使乐器、厚纸板、报纸、糖纸等物品发出声音。(2)小小演奏会幼儿自由选择物品,用自己探索得到的经验和着音乐演奏,感受各种声音。2.听辨声音:噪声(1)出示噪声录音,引导幼儿讨论:这样的声音好听吗?(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小结:这种特别难听和刺耳的声音是噪音,人们都不喜欢听噪声,它会伤害我们的耳朵,为了保护我们的耳朵,我们要远离噪声,听到噪声要把耳朵捂上。(三)结束部分延伸:1.将打击乐和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表演。2.收集保护耳朵的知识图片并展示在科学区。3.请家长在生活中听到噪声时,提醒幼儿保护耳朵。七、理论依据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各种方法,探索声音的奥秘,同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引导幼儿交流、分享探索到的使物品发出声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