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变,“易”且不易——2016年广州高考一模(英语卷)命题点评伴随着蒙蒙细雨,这个忙得懵逼的高三考试月终于在英语试卷上交之时结束了。作为第一届使用全国卷的广东考生来说,白老鼠的泥萌洞悉了大波士全国卷的特点了吗?这次一模英语的命题对最后冲刺有啥重要指引呢?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高考团队第一时间分析了试卷,具体如下:l总体评价本次高考一模相比于2015全国卷,整体难度更高,对学生理解分析篇章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是阅读理解,四篇难度递增,且选材新颖,主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社会热点,如“新闻网络化”、“城市化进程”进行讨论。考生需要有对应的背景知识才能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七选五与往年篇章结构不一样,每段主旨要点较不明显,强调篇章的过渡、衔接,要求考生对篇章进行详细分析,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完形填空的文章看起来是平易近人的记叙文,但是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一条表演海豚的日常,包含较多情感细节的描写,考生需要捉住文章主旨及感情色彩,才能有效解题。其次,篇章所包含的较多代词也加大了完形填空的难度,要求考生对句子结构、从句等语法内容以及代词所指代的主体十分清楚,才能明确文章含义,选择正确答案。而本次完形填空的文章也加大了对短语的考查。对于语法的考察,短文改错难度相对于2015年全国卷较容易,侧重对基础的词法、句法的考查。语法填空难度比起2015年全国I卷稍难,热门考点非谓语霸占两个席位,个别题目容易因粗心失分,需要考生留心观察前后句的对应关系。书面表达则要求考生开发脑洞,写自己会写的内容。那么对于这次一模的书面表达,一方面,体裁是意料之中的书信写作;但另一方面,仔细审题会发现题中有陷阱。从书信的分类来看,对比起2015年全国I卷的邀请信、2014年全国I卷的咨询信,甚至是2013年的告知信,此次书信的有点不一样。题目要求学生写一封信给外国笔友Bill交流双方关于中英学生寒假生活的信息。既然两者要交流,很显然,“主人公”李华要告诉Bill一些信息;同时,也要询问对方的信息,因此,题中所隐含的双向要求说明这是一封既有介绍特征也有咨询意向的综合型书信。对于在平时练习写作时,喜欢按照书信类型分模板套句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提醒。同时,学生需注意题干说明是对中学生寒假生活的调查,因此不要误将自己的行为代替所有中学生的行为。看着题目的中文,希望可以挖出翻译信息达到填充写作内容的同学可能会非常失望,因为信息非常少,而且既有的信息也只是空泛的概念,这是一把双刃剑。由此可总结出,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高考团队建议考生在下一阶段要学会联想内容,想简单的内容,想自己会写的内容,切忌钻牛角尖。总体而言,这次书面表达难度适中,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学生发挥空间大,有话可写。因此,同学们可能遇到的较大困难是如何采用符合题意的内容,并将内容输出为自己会写能写对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