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1)对孩子来说,一年级数学是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作为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和孩子家长一定要帮助他们学好数学。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不会好孩子刚入一年级,就要抓紧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一.培养独立学习数学的习惯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当孩子第一次学习时,就要严格要求,做到规范。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就应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特别是独立写作业的习惯。比如,家长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独立学习环境,孩子在家做作业时家长只看书,孩子做数学作业时,家长可收走课本,像对考试一样对待作业。检查作业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完成,允许孩子翻书,查漏补缺。2.培养有效学习数学的习惯作业磨蹭是刚入一年级孩子的毛病。对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家长有必要制定一些强硬政策,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教育孩子,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做作业,否则会造成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思想开小差等。3.培养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如今的家长热衷于为孩子安排学习生活,如放学回家后、节假日怎么过,学习计划怎么制定等,很容易造成孩子反感,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尊重孩子的个性。家长应和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参与到学习计划中来,把决定权还给孩子。如果学习计划在两周内执行不力,家长再站出来提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尽量避免用实物奖励的方式刺激孩子学习,这样容易养成坏习惯,不利于主动学习。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不能只让孩子学习,任何别的事全由父母包办,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能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和求知的最大动力,兴趣的培养在孩子学习数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加入游戏,增添兴趣妙趣横生的数学游戏活动,会像磁铁般把孩子牢牢地吸引到数学学习上来,满足孩子学习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例如:辅导学习“8的分与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这样给孩子讲:“妈妈这里有个袋子,袋子里有一些画片。我们先来做个游戏:你从袋子里拿出的画片数。然后告诉妈妈你拿出的画片数,妈妈很快就能知道袋子里还有几个画片,相信吗想不想来试一试?”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连续做两次。然后妈妈对孩子说:“妈妈为什么猜得又对又快呢?你能猜出其中的秘密吗?”(袋子里一共有8个画片)最后,妈妈告诉孩子:“因为妈妈知道袋子里一共有8个画片,是根据8的组成想出还有几个画片的。”这种游戏可以增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2.联系生活,激发兴趣数学的辅导要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一棵树上有3只乌,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几只鸟呀?妈妈买了5个苹果你吃了2个,还剩几个呀?等等,当孩子说出几加几或者几减几时马上肯定表扬并问她是怎么知道该用加法或者用减法算的,让学生首先知道求一共是多少,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就用加法算。求还剩几个,就是从几里面去掉几,用减法算。这样经常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感到困难,有得心应手之感。3.走进生活,巩固兴趣比如在教学认数这一单元时,对于自然数的基数意义,我们可以启动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数物体的经验;至于序数含义,则可以让学生排排队,数一数自己排在第几;也可数一数自己的家住在第几层楼,在同一层楼中从左往右是第几户,从右往左又是第几户……三、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给孩子辅导数学,可以灵活多变,不只是在家里坐在凳子上辅导,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把看到的、听到的,能找到数学问题的就提出让他去想;不只是讲书本的知识,还要把实际问题或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让他思考;不只是动笔计算,还要培养孩子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1.问题灵活,激发孩子思考好多家长给孩子辅导数学就是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