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试卷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1商业银行制度答:是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该国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原则的总和。2欧洲货币市场借款答:传统意义上的欧洲货币市场是指非居民间以银行为中介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又可以称为离岸金融市场。3回购协议答: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4抵押贷款答:指贷款人按《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为质押物发放的贷款。5可用资金成本答:所谓可用资金是指银行可以实际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它是银行总的资金来源扣除应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必要的储备金后的余额,即扣除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在联行或往来行的存款及其他现金项目之后的资金。6远期利率协议答:远期利率协议是指交易双方为避免将来利率波动的风险,或为在将来利率波动时获取投机收益而签订的一种协议。即银行和客户交易双方约定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协议利率,并规定以何种利率为参考利率。在未来清算日,按照规定的期限和本金,根据市场市场参考利率的变化,由一方支付协议利率和参照利率差额的贴现额。7票据发行便利答:票据发行融资安排,是指银行同客户签订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期限一般为5-7年,银行保证客户以自己的名义发行短期票据,银行则负责包销或提供没有销售出部分的等额贷款8商业银行负债答:商业银行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到期需要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现在依然承担,并且履行该债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银行。9补偿余额答: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至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10利率敏感资金答:也称浮动利率或可变利率资金,意指在一定期间内展期或根据协议按市场利率定期重新定价的资产或负债。二、简答题(共10题,每题5分)1、简述商业银的功能和地位。答:商业银行的职能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主要有四个基本职能:(一)信用中介职能(二)支付中介职能(三)信用创造功能(四)金融服务职能此外,商业银行还具有调节经济职能。商业银行因其广泛的职能,使得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中位居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一)商业银行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二)商业银行是社会资金运动的枢纽(三)商业银行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四)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直接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2、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原则及其影响因素。答:——定价的原则(1)遵循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原则(2)以银行经营成本作为确定贷款价格的下限原则(3)根据借款者的风险等级定价原则。(4)市场竞争原则。——影响因素:(1)资金成本是核心因素(2)贷款风险程度(3)贷款费用(4)贷款的目标收益水平(5)顾客的信用及与银行的关系3、简述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渠道。答:影响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因素:(1)存款波动。商业银行的存款包括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对公存款的变化主要是通过转账形式进行的,对个人的储蓄存款和部分对公存款的变化则主要是通过现金收支来表现的。(2)贷款的发放与收回。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主要取决与贷款使用的范围。(3)其它因素对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影响。除了存款因素外,其它一些因素也影响到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需要量。这些因素主要的有:一是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因素;二是同业往来因素;三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因素;四是信贷资金调拨因素。超额准备金的调节方式主要有:同业拆借、短期证券回购和商业票据交易、央行融资、系统内资金调度及资产出售。4、简述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作用答:(1)主要资金来源。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展资产业务的基础和前提。(2)保持流动性的手段。流动性管理成为银行日常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而负债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流动性的供给,成为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重要手段。(3)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