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案班级:七年级教师:第一课美术星空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讲解、欣赏法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⑶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肖像权的内容。教学难点、重点:难点:美术的作用。重点:绘画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三)新授:1、美术的概念: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2、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3、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以肖像画为主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男青年像》、《藏族妇女》,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让学生了解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在学生欣赏肖像作品之后,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欣赏了这些肖像作品后,你是否感觉到肖像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呢?学生讨论:(略)教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4、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举例:千里味和锦源大门口的石狮(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5、作业:给自己画像。要求:①构图“一巴掌”大小;②表现形式不限;③工具不限。6、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示范,发现优秀的作业提出表扬并展示给其他同学看。7、小结:就美术、绘画、雕塑三个概念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中的肖像权内容进行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作业点评二)复习上节课内容:什么是美术?什么是绘画?什么是雕塑?学生回答:(略)三)导入新课1、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2、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分类: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纪念性建筑等。3、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4、美术的社会作用: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的认识和理解。)总结学生的发言: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5、作业: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要求:①“满幅”构图;②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6、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7、小结:就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结。第二课传神与意境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概况。认识中国画的形式和内容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作品作简单的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尝试用毛笔进行简单的描画,表达自己的情感。4)法制渗透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内容。教学重点: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的贯穿反复。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