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多心”的班主任忻城县思练镇中心小学陆爱萍班主任工作,其实是心的工作。首先他要求班主任用全部身心去认真对待;其次,它所工作的对象是一颗颗活跃而且又变幻莫测的心灵,这不仅意味着对这一颗颗心灵的了解和把握,还意味着对一颗颗心灵的塑造;再次,它必须注重心的交流,让老师、家长、学生几方面多能作到心灵沟通,取得相互间的信任,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作为低年级的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事业心、责任心,还必须具有爱心、诚心、耐心、细心、恒心、信心等等,还要费尽心机。首先,事业心、责任心是最基本的前提。一位优秀的教师,他必定会是一位事业心很强的教师,必定会把教育事业看作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价值,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事业,而不会把自己的工作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显然,一个只爱自己和家人的人,未必会爱自己的学生;而一个对学生有爱心的人,却必定能爱自己的家人,并且也必定能以博大的胸怀去爱人类,爱祖国,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而热爱自己的事业。他必定不只对学生的眼前负责,更对学生的将来,学生的一生负责,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关心学生的品德成长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他必定不仅着眼于少数“高材生”或“精英”的成长,更着眼于全体学生——未来社会的公民们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他必定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循循善诱,耐心教育,并且通过身教,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我们还要有一颗责任心。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我们所承担的责任,我们要对学生负责。因为学生是含苞欲放的花朵,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有责任呵护好这些花朵,使他们茁壮成长,这样祖国的未来才会更加的灿烂,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的美好。其次,爱心、诚心、耐心、细心、恒心、信心是教育的重要过程。爱心。爱心是班主任走进学生的法宝。它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了爱你才会舍得付出。而对全班学生热爱之心是凌驾于对工作热爱之上的,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在班级中既是学生的“大家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我记得我刚接任一年级班主任时,喜欢下马威,立师道尊严,表面上学生很乖、听话,认为学生吓一吓就能教好,实际上老师在时一个样,不在时另一个样,学生成为两面人,特别虚伪,其效果甚微,反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只有严中有爱,用爱熏陶出来的学生,才是教书育人的赤诚之心。当然,对学生的热爱不是无原则地溺爱与迁就,而是严格要求,真正做到严与爱的有机结合。记得我班有个叫蓝梧锋的男孩,他最爱打同学,同学都不喜欢跟他玩,我也常批评他,但他还是改不掉这个坏习惯。记得有一次课间的时候我发现他一个人在座位那里伏桌子,我就问他原因,才知道他的爸爸常常在外面,妈妈今天又不在家,而他的肚子疼得厉害,我马上亲自带他到医院去检查。过后他很感激我,还常说叫我做妈妈呢,他的坏毛病也改了很多。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特别是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诚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愁,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的心灵。”班主任要象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