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生字词语卡片、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一、出示插图,导入新课1(出示书中图片)师:山谷中,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2出示第一段: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1)指名读,读准确、流利。(2)感受村庄的美丽,相机理解画线词语。(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湛蓝:深蓝。)3多美的一个小村庄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吧。(板书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二、自学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2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4检查识字情况。5开火车认读“森林、造犁、盖房、扩大、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柴烟”等词语。三、探讨村庄变化1(出示小村庄变化后的那幅图)教师:山不再是郁郁葱葱,水不再是清澈见底,天空不再是湛蓝深远,空气不再清新甜润。村庄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2出示: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指名读这段话)理解词语:“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儿?(采用拟人的手法,指大雨一直下个不停。从“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儿。)3想象情景: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指名说)4再现情境:这是一幅多么凄惨悲凉的画面呀,让我们再来亲眼看一看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小村庄吧!看看抱头哭泣的人群吧!(播放洪水咆哮的音乐,教师朗读文中相关段落,学生想象画面。)教师:两幅画面的对比,你产生了怎样深刻的感触?让学生自由说说感想。小村庄为什么会毁灭?四、指导书写1教师范写“葱、裸、黎”三个字。2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字。五、布置作业,温故知新1写带有生字的词语。2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小村庄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二、深刻感悟,读中释疑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把最能表现小村庄消失原因的语句画出来。2同桌交流:把你画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并说说你从句子中读懂了什么?3全班交流。预设:(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①说说大家从中读出了什么?提示:提示扣住两个“谁”和“拎”字理解人们砍树非常随意,不受约束和限制。②随便什么人,随便什么时候,随便什么原因,都能随随便便地砍树,想砍多少就砍多少,这就叫做———乱砍滥伐。请同学们读读这个词。③理解“裸露的土地”:(出示相关图片)看,这就是裸露的土地,还能怎么说,换个词来说说。(沙化、光秃秃)④指导朗读。(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①这句话让你读出了什么?从哪儿感受到时间长?(一年年,一代代)②从哪儿感受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作者用了一个省略号来表示)教师述:森林面积不断地缩小,缩小,再缩小,裸露的土地不断地扩大,扩大,再扩大!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看到这些,你的心里又有些什么感受呢?③教师引读:就是因为乱砍滥伐,十年、二十年、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