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法--叙事研究法(2011-11-1721:16:19)转载▼http://blog.sina.com.cn/u/2438234195标签:杂谈分类:课题叙事研究就是讲故事,通过故事本身讲一个教学上的经验和道理。这与过去我们关于科研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过去我们一谈到科研,总是要涉及一些“理论”,一些抽象的概括,一些名词术语。但现代知识论认为,知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知识,一种是默会知识,显性知识是理论的,知性的,但默会知识却是实践的,是体验的。说得明白点,我们老师所需要的知识,既可以通过一个理论命题告诉我,也可以通过一个教学故事让我体验、意会到,二者对我们老师的教学的影响是同样有效的,有的时候后者甚至更有效。正如有的论者所说的:“教育叙事研究是文学的叙事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叙事是人类认识世界与自我的途径。叙事总是与体验联系在一起的。故事里有真情,故事里有真理,故事里有真的生命。”“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以教育故事的形式,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教育应该做什么。”【叙事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我觉得叙事研究对我们一线的老师是很有意义的。1.叙事研究改变教师的日常生活之本质。教师的教育活动是平凡的,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教育中展现自己,在活动中塑造自己,在行动中完善自己,而这些点滴的细节和事件构成了教师充实的职业生涯和美妙的事业人生。教师的教育叙事正立足于此。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活动范围有多宽,叙事研究的领域就有多广,教师的触角有多深,叙事研究的延伸就有多长。有人说,叙事研究使教师的研究成为一种生活故事的叙说,成为教师“个人生命颤动的揭示”,“教育叙事的确是教师专业生活事件的真情告白,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富人情味、极具人文关怀、极具情感魅力的思索领域”。2.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解放教师的思维。教育生活事件背后隐藏了大道理,但叙说者并不直接讲大道理,他的责任只是叙说教育生活事件本身,教育生活事件背后的道理应该由听众、读者去解释。当研究者这样来使用语言时,当研究者这样转变自己的方式时,我们所做的教育叙事研究的实质就是回到生活世界,就是面向事实本身。丁钢说过一段很好的话: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教育叙事探究的本质在于寻找一种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或理论方式,为普通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读者提供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3.改变教师的话语方式与写作方式。教育这门学科和哲学、科学不同,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用恰当的方式去呈现它,寻找符合教育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自己的话语和理论方式,也许教育叙事是更为合适的方式。教育叙事研究特别适合于教师。教师一旦以类似于自传的方式叙述自己生活中的教育故事,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能体现作品的研究价值。叙事研究可以改变教师面对科研时的无力感和陌生感,包括抽象思维的艰难,同时也包括理论化表达的艰难。4.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分隔状况。虽然我们大力提倡教育研究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际上,这种要求多少是对理论的强求,有些理论它是很难与实践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叙事研究不存在这个问题,一方面它肯定是一种研究,另一方面它肯定与实践直接联系在一起。有人形象地揭示了叙事研究的这一特征:叙事研究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动感地带。【一个叙事研究:“杨梅”成熟了】我们先来看一个叙事研究的案例,摘自《教育导刊》2003年8、9月,作者是广州市环市西路小学的杨丽梅老师。接到任务5月28日我校要进行科研成果汇报活动。我将要承担一节“口语交际”课。我很兴奋,能参加这样的汇报课是一件很荣幸的事,虽然口语交际课对我来说是一种新事物。但我还是乐意地接受了任务。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和潘校长及同年级老师最后商定口语交际课课题——《水果》。可是口语交际课到底怎么上呢?我请教同级老师,他们都认为和说话课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