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法——适用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方法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科研以它特有的本质属性,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quot;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对教育的反思又告诉人们:中、小学教师应该成为教育科研群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应该成为教师--研究者。中、小学教师是有着自己特定的知识和思想,有着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群体。实践和事实已经证明了专家学者的研究根本无法代替中、小学教师的地位。教育特定的职业使教师应该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然而,由于各种的原因和条件的限制,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切合广大中小学教师实际的教育科研研究方法之一--行动研究。由于它与广大教师有着天然渊源的关系,由于它的现实教学活动的同型性和同质性以及实用性,正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如果我们中、小学教师从行动研究开始入手,涉足教育科研领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理论和理论体系。本文拟就"行动研究"方面问题做一些探讨性论述:一、教育的工作,决定了教师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已在进行行动研究教育界在20世纪后期才发现教师原来也是一个完整的,有自己的探索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每个教师都因为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活经历形成特定的"个人知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反思"个人知识",进而改进自身的教育行动的过程,也就参与了教育研究。他们面对着的是充满朝气、极其活泼的学生群体。在教育过程中,一个一个接踵而来的问题,教师必须基于他们对实践的深思,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必须研究对策、做出决策,这就是行动研究的雏型。所以说中、小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或多或少地已在进行行动研究。只是还没形成比较完整的运转体系和理论体系。教育专家与教师教育科研不同在于:教育专家运用科学方法,描述和解释教育界现象,探索未知,获得有价值的发现,这是研究。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当事人,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加以总结、反思与改进,创造独特的教育艺术,形成个人的实践知识,这同样是一种研究。一个重在描述、解释教育现象,建构理论;一个直接指向实践,追求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一个以旁观者的身份,对1别人的教育活动加以解读;一个是亲临者,在教育行动中研究教育。一个强调运用科学方法,系统收集、分析并解释资料,以获得可由他人作重复验证的结论;一个更多地建立在反思理性的基础上,强调个人内在的对教育活动实践的自我解读批判与反思,以及同行之间的交流,以不断突破原先的认识框架、僵化的思维方式等,获得新知识、新经验。因而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教师这种身临其境的条件是教育专家所不能代替的,这也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最大优势。只?quot;身在此山中"更能识得"庐山真面目"。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专利",中、小学教师的本份工作就是教学的观念,随着教改的深入和人们对教育的反思已经冰冻化解。从而产生新的观念:教师从事的工作也是研究,教育科研应该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内容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二、行动研究是教师教育科研主要方法教育科研,既然与教师的教育活动分不开,广大教师也已认识到教育科研对于教育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那么,从哪里作为教育科研的切入点?形成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形成理论,比较容易操作,适合中、小学教师实际的教育科研模式从而使普通教师也能登上教育科研之舟。笔者认为,教育科研方法很多,但中、小学教师应选择行动研究法。为了阐述这个观点,必须弄清下列几个问题:1、行动研究的起源和兴起行动研究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国,最早用于社会学和民族学研究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开始在教育界广泛应用,之后,由于行动研究独有的特点和实用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我国在近几年开始注意和重视行动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2、行动研究的性质第一、行动研究以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为研究课题。第二、行动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现实问题为研究目的。第三、行动研究通过变革教育措施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