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执教者:潘晓莲年级:八年级语文上册课题:《大自然的语言》课型:平台互动+要素组合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物候、物候学;2、品味文章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学会正确判断文章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培养热爱儿科学、探索自然的求知精神。教学重点品味文章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学会正确判断文章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所用的说明顺序。教学内容提要时间方法和策略设计意图一、美曲导入课题老师演唱关于春夏秋冬的四句歌词让学生猜歌词所描述的是哪个季节,并说说理由。刚才老师演唱的是有关大自然的歌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倾听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看看大自然又跟我们述说些什么呢?(听+讲)二、美点寻向学生回顾说明文的学习方法,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快速阅读课文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想+看+做,构建倒置性平台)前测三、美点追踪向度一:明确说明对象:说说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向度二:理清说明顺序: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顺序?(提示:注意全文及相关段落的说明顺序)向度三:掌握说明方法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至少举出2例)向度四:品味说明文的语言举例说明本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生动形象分别体现在哪里?(至少举出2例)要求:1、学生先选择2-4个向度自主学习,把成果写在课本里,学会给文章写批注。2、再以4人组为单位交流,呈现在大卡上。3、全班交互,教师点拨。(想+做+看+讲+听,标准兴涛)中测四、美点延伸1、积累农谚或诗歌,说说它们包含的物流知识?2、教师检测(想+做+看+讲+听)五、美化作业请同学们一自己喜欢的方式书法自己对法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可以用语言、诗歌、绘画、唱歌、舞蹈等方式(张扬个性)后测:强化次数16次板书设计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说明对象说明结构说明文说明顺序3102571.教师演唱,激情导入,渲染气氛,激发兴趣1、学生先独立完成并记录在小卡上。2、开火车发言3.学生熟悉文本内容,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词句,独立完成问题;老师用提问法,注意兼顾后进生,要求每个人都完成。1、学生选择2-4个向度自主学习,把自己得学习成果写在课本里,学会给文章写批注。2、以4人组为单位,交流,呈现在大卡上。3、全班交互,教师点拨。4、教师当堂检测并小结。1、先独立思考,后2人组交流2、全班交互。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大自然的语言培养学生学会默读和质疑能力1、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感受、理解2、培养欣赏和评价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鉴赏能力,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注释或总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使课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的知识并能运用到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