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学习目标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技巧。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技巧起到的效果。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诗词之魅力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最快的船——最害羞的人——最多的愁——最消瘦的人——最憔悴的人——最忧愁的人——眼力最差的人——最深的情——最高的楼——最大的瀑布——架子最大的人——填诗词小练习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表现手法)。(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表达技巧一、鉴赏修辞手法二、鉴赏表达方式三、鉴赏表现手法四、鉴赏构思技巧(首尾照应、铺垫、承上启下等)①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借代、夸张、反复、双关(互文)反问、设问、反语等;②表现手法:如对比、渲染、烘托、白描、象征、用典、托物言志、抑扬、照应、联想想象、以小见大、赋比兴等。③表达方式:叙述、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议论、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表达技巧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表达技巧表达技巧鉴赏之鉴赏之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用典、对比衬托、反语等1、比喻:将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如眉”:以眉喻月,描绘了当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通过想象,用巧妙的拟人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2、比拟(拟人、拟物):生动形象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更突出事物的特征,更鲜明地表现事物。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用典型的夸张手法描写李凭箜篌曲的艺术效果,从而烘托出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4、对偶整齐含蓄、表意凝练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08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清杜甫篇。【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