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特别的礼物(故事)设计意图: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尤其考虑到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劳动力,不懂得去心疼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二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旨在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理解小刺猬、小猫、小鸡等动物的美好“心灵”,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纲要》中提出语言学科主要就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发展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说目标:1、了解小兔西西在妈妈住院前后的改变,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2、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说准备:情景表演、头饰(小兔、兔妈妈、小猴)、故事录音磁带、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特别的礼物》。说重难点: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故事中几种事物的不同本领。难点是引导幼儿理解劳动能给人带来的快乐,进而意识到从小要爱劳动。说过程:1、情景导入(第一段故事的内容):小兔西西出场。——“我是小兔西西,不爱劳动。兔妈妈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烧饭、洗衣,还要照顾西西。吃饭时,兔妈妈一口一口喂西西吃饭,衣服也要兔妈妈帮我穿,兔妈妈累极了,生病了。”看完表演后讨论。——“你们喜欢这样的小兔西西吗?为什么?”观察图片:小动物的礼物。——“小动物送什么礼物给兔妈妈?”“他们会对兔妈妈说什么呢?”小兔西西的礼物。(录音)西西:“呜……我什么也不会,给妈妈送什么呀?”——“小兔西西为什么哭了?”“她为什么会没有礼物呢?”幼儿自由讲述。3、情景感知(第二段故事内容):故事表演第二段:小猴子把小兔西西野外,说:“礼物就在这地底下,你自己挖吧!”小兔西西用力挖呀挖呀,挖出了一个大萝卜。小兔西西把大萝卜送给妈妈,妈妈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你看到了什么?”“西西送什么礼物给妈妈?”“为什么兔妈妈说大萝卜是最好的礼物?”教师小结:原来大萝卜是小兔西西自己劳动得来的,所以这是最好的礼物。4、完整欣赏故事表演。5、结束部分: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通过讨论,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劳动的,可包括三个方面:(1)为爸爸妈妈;(2)为小朋友;(3)为老师。教育幼儿懂礼貌,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说教法: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情景表演法、讨论法、观察法、讲述法和提问法。1、情景表演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2、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小兔西西送给妈妈什么礼物?然后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为什么兔妈妈说这是最好的礼物?3、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从小爱劳动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