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叶出口贸易争辩1世界茶叶贸易现状和我国茶叶贸易出口现状综合分析近几年来,相对于其他农牧产品出口来说,茶叶的出口表现始终格外活跃。数据显示,全球的茶叶产量和消费量都在逐年提升。据国际茶叶委员会(ITC)统计,过去十年间,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全球茶叶产量以年均4.08%的速度增长,茶叶消费年均增长速度则达到3.81%。在全球消费市场方面,需求量也在大幅提升。20世纪末,全球茶叶消费总量在295万吨左右,而目前的全球消费量高达364万吨左右。除去我国消费市场之外,印度、俄罗斯、土耳其、巴基斯坦、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对茶叶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快速提升。巨大的茶叶需求量,对我国茶叶贸易出口起到了促进作用,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茶叶贸易出口量近几年稳步提升,去年的市场表现更为不俗,实现了量价双增长,全年茶叶出口32.5万吨,金额约13.8亿美元,平均单价4252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了7.8%、8.6%和0.7%。尽管以上数据看似喜人,但站在世界茶叶市场的供需角度上与其他产茶国相比,我国的茶叶出口贸易优势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1茶叶出口产品结构单调。数据显示:无论是在出口量还是出口额上,我国绿茶连续保持优势地位,且出口数量与占比仍在扩展。去年,我国绿茶出口量27.2万吨,占茶叶出口总量的83.7%;而红茶的出口量仅仅才为2.8万吨,占茶叶出口总量的8.7%;乌龙茶出口量1.5万吨,占出口总数的4.7%;花茶和普洱茶的2出口量相当少,分别占出口总数的1.9%和1.0%。肯尼亚、斯里兰卡和越南等产茶国,近些年来红茶大幅增长,对我国红茶出口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乌龙茶、普洱茶曾是我国传统的主要出口茶品,但近年来,受饮食习惯的差异影响,出口份额呈持续下降的态势。1.2我国茶叶出口主销国购买力相对低下。我国茶叶出口的国家和其他产茶国、主要的出口国有不合拍的现象。近些年来,我国的茶叶主要出口非洲和远东地区,这些主销国社会财宝水平较低,购买力相对低下,出口茶叶的质量和价格消灭严峻的倒挂现象。即不能放弃长期占据的已有市场,又无法猎取更高的利润值,这样的现状给我国茶企的贸易出口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同时,针对世界主要茶叶销售国家,我国的茶叶出口量在总出口量中占比较小。以欧盟为例,欧盟国家主要消费的是红茶,而红茶的主要来源却是肯尼亚,这不仅是由于肯尼亚有着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自然环境,更主要的缘由是很多茶企都由欧盟投资建设(如立顿等),在这种状况下,中国茶叶在欧盟市场中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近些年来很难有大的突破。1.3缺少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在现代国际贸易竞争中,依靠物美价廉等低层次的竞争方式已经很难有所建树。我国茶企已经意识到品牌建设和茶叶外在包装的重要性。虽然我国茶叶历史悠久,六大茶系代表茶品也很多,但始终没有一个被国际市场所广为认可的世界性品牌。国际竞争力的缺失势必造成茶品利润附加值低下,这给我国茶企的生存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带来挑战。1.4营销主体分散、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俗话说,众人划桨开大船,但在我国茶叶贸易出口活动中,营销主体照3旧是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企业。在贸易过程中各自为阵,甚至有为占据市场而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消灭。在残酷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上述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无法真正占据高效益的市场份额。此外,作为出口型企业,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是能精确准时地猎取市场调研信息。但国内多数茶企受到自身规模等条件的限制,难以捕获到国际市场上最新的市场动态,对企业的市场开拓会产生不利影响。2中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特征分析目前,全世界直接进口茶叶的国家有100多个,茶叶消费群体达到20多亿人,上世纪90年月以来,全球茶叶消费总量始终处于稳定增加的状态,人均年消费茶叶在0.5千克左右。但受历史文化消费饮食习惯的影响,各国消费茶叶的的需求弹性差异很大。作为茶叶主要出口国,对各国不同的需求特征,应当进行深化了解,针对不同的市场投放不同的茶品,加大相关茶品的针对性宣扬。20世纪70年月,世界茶叶进口主要为英、美两大国家,目前,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国有俄罗斯、英国、巴基斯坦、美国和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