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云南元阳梯田的导游词云南元阳梯田的导游词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导游,时常须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导游词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云南元阳梯田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云南元阳梯田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挚友,元阳梯田一共有“五绝”。第1页共33页这第一绝就是形式多:在这里的每片山坡上都布满了形态各异的梯田,其中小的有簸箕那样大,大的高达六七千平方米。这其次绝就是地势陡:一般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都要求退耕还林,但在这里,无论是15度的缓坡,还是75度的峭壁,我们都能望见梯田,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哈尼族人的才智了!这第三绝就是级数多:在这里一面坡上大约就有3000多级阶梯,这个极大地提高了耕地质量和数量。这第四绝就是海拔高:山区地形呈V形分布,海拔已经达到了20xx多米,这可是水稻种植的极限了。这第五绝就是品种佳:哈尼第2页共33页梯田生产出来的水稻,是没有施过化肥的,他们运用的都是牲畜的粪便。哈尼族人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优势,独创了“冲肥法”。在这里的每个村寨都挖有一个公用积肥塘,主要是用来储蓄牛马牲畜的粪便和污水用的。经年累月,沤得乌黑发臭,这就成为自然高效的农家肥。每到春耕的时候,他们就会挖开塘口,再从大沟中放水把这些“养分品”冲到田里。各位游客挚友,大家都知道对于农作物来说,相较于肥,这水是更加重要的,那么这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在哈尼族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低纬度河谷的常年髙温会使得江河的第3页共33页水大量蒸发,水蒸气到了高空就会冷却形成云雾。这云雾钻入全县6万多公顷的森林中,又会形成水滴汇成小溪,最终就形成这里很多的骨干沟渠,保证了全县全部梯田和人畜的用水。云南元阳梯田的导游词2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红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这如诗如画、巧夺天工的大地艺术,就是红河哈尼梯田。水围着田,田依着寨,人居与农耕和谐交融,这千层叠翠的美妙第4页共33页家园,正是北回来线上的绿色生态明珠。红河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在唐代,梯田开垦已达相当规模,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在其著作《农政全书》中将红河哈尼梯田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创建的农耕文明。红河哈尼梯田主要分布于红河哀牢山南段的元阳、绿春、红河、金同等县,规模近7万公倾,仅世界遗产申报地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集中连片的达700公顷,其中以多依树梯田、牛角寨梯田、麻第5页共33页栗寨梯田,勐品梯田最具代表性,气概雄伟,蔚为壮丽。在依山而建的哈尼村寨的上方,茂密的森林是哈尼人民的水源地村寨的下方是梯田,为人的生存奉献粮食,中间是人们生活的村寨居所。在这三者之间,经过细心爱护的森林中渗出水流,通过自成一体的浇灌网络通向村庄,再流入梯田,田灌满以后再以田为渠流向河谷梯田中的水和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在山腰受来自南面海洋性季风和海拔凹凸悬殊的气候影响而形成云海水分被森林充分吸纳,化为云雾阴雨贮于高山丛林,在林中汇成多数的水潭和溪流、被哈尼人民在半山腰截流而成特别的浇灌水系。如此循环反复,生生不息。在申报地第6页共33页元阳县境内的哈尼梯田,没有一座水库,却拥有充分的水源,这科学的水系和良性生态令人惊羡。人的命根子是田,田的命根子是水,水的命根子是森林和树木,为此,哈尼人民崇拜自然、崇拜树木,以树为神,将森林分为水源林和寨神林,这两种树林任何时候禁止砍伐,否则,乡规民约将赐予制裁。这种特别的乡规民约对爱护梯田、爱护森林、爱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才智的哈尼祖先在半山腰水源足够、暖和向阳的山坡上选择建寨的最佳位置,形成村落,以梯田田埂和水渠水沟为交通要道连接村寨第7页共33页与村寨。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形成自然和谐的景色。以高山森林为源泉把水引入村中的供人畜饮用,同时,利用水流经过村寨,在房前屋后建起了水碾、水磨和水碓,充分利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