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务工人员法律援助思考摘要。法律援助是政府对法律资源的再分配来保障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合法利益而采取的一些公益性的行为,目的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随着现阶段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务工人员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藏族务工人员由于地域差异和文化限制使得他们比普通的务工人员更难保证自身的权益。关键词:藏族务工人员;法律援助;调研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开展相应的务工工作。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不断融合和发展下,很多少数民族的务工人员也不断的涌入城市中,并开展相应的劳务工作。当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很多侵害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的事件也在不断的出现。对于藏族的外来务工人员,更是弱势群体,由于他们的法律意识单薄,语言的障碍促使他们的法律维权的需求和工作的开展异常艰巨。这就需要加强对于藏族外来务工人口律援助需求和工作情况的调研,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机制,来改善当前藏族外出务工人员维权难的问题。二、藏族务工人员法律援助抽样调查情况分析藏族务工人员的调研活动中,通过对于社会服务的志愿者以及外出务工的藏族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区,针对藏族外出务工人员开展相应的问卷调查工作,涉及到了工厂、建筑地和工人们的生活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得出以下结果:首先,藏族务工人员人口主要是以青壮年为主,普遍的文化水平相对来较低,在调查的藏族务工人员的人群中,35岁的以下占绝大多数。从藏族务工人员人口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以上学历的只有15%,相对来说文化程度较低。其次,藏族务工人员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方面,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对于藏族外出务工人口之间普遍存在不规范用工的现象。例如签订合同的效率较低,签订合同的人数较少,参与社会保障的人数较低,在外打工的参与社会保险的经历较少,在实际劳动工作中被克扣工资的现第1页共6页象也较为严重,克扣工资的情景甚至达到了70%。很多藏族务工人员的工资没有办法按时发放,甚至很多藏族外来务工人员日常的工作时间已经超出了国家规定的8个小时,而工资却非常低,劳动环境较差,风险安全保障较高,遭遇工伤缺少相应的赔偿金额,劳动安全保障落实不到位。通过调查普遍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农民工的法律意识较为单薄,对自身的维权意识较为差,很多人对于法律并不感兴趣,也不急于了解。甚至有些藏族外来务工人口是靠着朋友和同事,领到工作场地进行工作的,并不知道要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甚至还存在近一半的农民工不知道给谁打工,发生劳动纠纷时,不知道怎么样及时处理。大部分的民工在遭遇了报酬克扣和拖欠的时候,只知道找老板索要。只有极少数的农民工想要通过法律的问题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只有20%的民工知道当遇到了工伤的时候要申请工伤。藏族务工人员大部分普遍不知道如何进行证据收集,不知道通过保留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调研工作展开的过程中,了解到藏族务工人员之所以维权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诉讼较高的费用,使得农民工对于法律维权带来了一定的畏惧心理,很多民工们不愿意相信法律。甚至藏族务工人员认为诉讼周期时间较长、耗不起。其次,在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问题上,很多政府存在了推脱不愿意帮忙解决问题,这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出现问题不知道找谁,发生纠纷之后很多民工们选择的用寻找公安来进行报警。极少有藏族务工人员知道要找劳动部门去解决问题,这主要源于对于藏族务工人员自身的法律援助不到位,在相关调研工作开展时,了解到很多藏族务工人员并不知道法律援助是什么,找不到可以进行法律援助的地方。三、藏族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央不断加强了对于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的相关通知,要各地司法部门加强对于藏族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安排专人负责的机制,不断深化员工的法律援助工作的落实。现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很多藏族务工人员懂得了用法律援助的方式来解决权益无法保障的问题。但是由于藏族务工人员中农民人数较多,流第2页共6页动性较大,对于社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