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片美的叶子教材解读:本文是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的先生写的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生,启发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思,堪称美文。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应该充分采用图文结合、想象对话、朗读体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欣赏大树和叶子的美,去感悟叶子的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横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丽。资源利用:●教材开发课文插图形象生动,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充分观察、欣赏插图的基础上想象对话、有感情地朗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和叶子,感受它们的外形之美。●相关材料1.自然科学知识:叶子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2.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朗读《练习1》中“读读背背”的成语。3.补充关于“叶子”的诗歌、古诗等。●学生经验学生对生活中的叶子与树的关系还是有所了解的,但对此类富有哲理的散文接触不多,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适时点拨,化难为易,使学生真正能读有所感、读有所悟。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地方。12.读读金波的其他作品。如《花瓣儿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所有生字,学写6个生字,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课前我们观察了许多大树的叶子,你觉得哪片叶子最美,美在哪里?说说你的发现。(板书:一片美的叶子)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出示课题:做一片美的叶子)认识一个生字:做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课文中“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做一片美的叶子”?)3.看看书上告诉我们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板书:金波)我们读了许多金波写的小故事,还记得吗?(《花瓣儿鱼》)今天,金波又该通过课文怎么回答我们的问题呢?二、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词认读。发现、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葱翠、肥美、飘零、回归、茁壮2.理解生字、新词。读读这些词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读课文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1)形态各异:①用文中句子回答: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②查字典理解:异:不同(2)葱翠:①看图:碧绿、生计勃勃②查字典:葱,翠,都是绿的意思。3.分自然段读通课文。4.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2远望:1——2自然段近观:3——8自然段联想:9——11自然段三、学习1、2自然段。1.指名读1、2自然段。2.大树美在哪里?(出示: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把大树比作绿色的云)3.是什么样大树这样美丽?(满树翠绿的叶子。)(板书:美绿色)4.各自轻声读读第1、2自然段,想象“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在脑海中浮现一幅美的画面。齐读1、2自然段。四、学写生字。1.出示生字:做、现、态、各、异、汁2.重点指导:异(上半部分要封口)3.在书上用钢笔描红。五、作业。1.AB完成习字册上已教的生字。2.AB读《拓展阅读》上相关材料。B读后做适当的摘录。第二课时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写剩下的3个生字,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4.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丽。教学过程:3一、复习导入。1.默写词语:做一片美的叶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