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考前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45题)1.从业人员在(A)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A.300B.250C.200D.3502.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安全带应(B)A.低挂高用B.高挂低用C.平挂平用3.危险度由(D)决定。A.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D.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4.从安全生产来看,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C)。A.本质B.重点C.根源D.关键5.企业安全生产制度规定,管生产必须管(A)。A.安全B.效益C.生活6.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经(A)进入人体A.呼吸道和皮肤B.食道和皮肤C.呼吸道和食道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C)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A.安全量B.储存量C.临界量8.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C)和管理能力。A.生产经营B.安全技术C.安全生产知识9.根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上盾牌中间采用字母“LA”,其表示的含意是:“(B)”之意。A.生产安全B.劳动安全C.人身安全D.劳保安全10.以下不属于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一般要求是(A)。A.防护用品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B.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C.劳动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D.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11.扑救电器火灾不应使用(D)灭火器。A.二氧化碳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1211灭火器D.泡沫灭火器12.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B)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叫高处作业。A.1米B.2米C.3米13.动力箱、柜、板前方一般(A)m的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A.1.2B.1C.0.8D.0.514.当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A)。A.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B.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C.包扎后去医院诊治D.涂擦消炎药15.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列为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整治的生产经营单位,在挂牌整治期间的安全生产检查每月不得少于(A)次。A.1B.2C.316.根据终身教育的观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C)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A.全面B.长期C.经常性D.临时性17.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B)和维护。A.更新B.实施C.培训D.演练18.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D)A.停业整顿B.经济处罚C.追究责任D.要求限期改正19.发现有人触电,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A.立即用手去抱触电者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抢救B.先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关,再进行抢救C.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干燥木柄斧头切断电源线,再抢救D.若触电者衣服干燥,又未紧缠在身上,可用手抓住其衣服,将其拉离电源。但不能触及皮肤及鞋子20.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采取什么措施?(B)A.立即逃跑B.立即报警C.立即扑救21.企业单位(A)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A.主要负责人B.技术负责人C.安全部门负责人22.指出下述不包括在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之中的组织(系统)有(B)。A.应急救援指挥中心B.公共交通系统C.信息发布中心D.监测组织23.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B)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A.生活区B.工作场所C.设施设备D.生产区24.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A),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A.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B.停业整顿C.限期整改D.关闭25.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一般包括报警、(B)、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人员控制几方面。A.发布新闻信息B.紧急疏散C.减少噪声26.凡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如金属容器内、隧道或矿井内等,所使用的手提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