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考法1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9[2016山东,14(1),4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能力。从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里主要运用了比拟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三句,着重写了“朔风”陡至之后,作者看到的漫天风雪的情形,作者将风雪拟人化,用“豪”字表现风雪的猛烈,用“鏖战”表现风雪的雄劲,用“缴缠”表现风雪的桀骜。这三句运用排比,增强气势,逐步加深对环境的烘托作用。漫天风雪,难分难解,景象开阔,风格豪迈。方法点拨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几个要点1.了解修辞手法的特点。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分为三类:①描绘组,如比喻、比拟、夸张等;②布置组,如排比、对偶、顶真等;③表达组,如反问、双关、反复等。这些修辞手法在语法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考生必须掌握这方面的相关知识。2.了解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因为在具体的诗歌中,修辞手法的独特作用,或者运用修辞手法产生的表达效果,一定是该修辞手法一般作用的某一个方面。3.根据题目,具体分析。如果是鉴赏修辞手法的运用,不能仅仅指出“是什么修辞手法”,必须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其在内容或表达情感上的效果。4.注意修辞手法的“套用”现象。如有的诗歌句子中既有比喻又有夸张,布置组的修辞手法和描绘组的修辞手法出现在同一句子中等。如【典例9】中的语句就包含两种修辞手法。答题思路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设问方式】①这首诗(词)运用了哪种(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词)句分析其表达效果。②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某一诗(词)句进行赏析。【答题步骤】第一步,明手法。古代诗歌使用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等,而诗(词)句中往往有些词语具有暗示作用,要注意由此出发,来判断这些常用的修辞手法。第二步,析运用。结合具体诗(词)句阐释这种修辞手法在诗(词)句中是怎样具体运用的。第三步,赏效果。从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情感的表达等方面分析其表达效果。【参考句式】这首诗(词)运用了()的修辞手法。通过()(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突出了()(作用、效果),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考法2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游凤林寺西岭孟浩然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扣题,写诗人与友人趁着良辰美景同游山水之事,笔触清新,语调轻快。B.颔联描写了雾霭散开、远树初露、春色满山、一派清幽的景象,景中融情。C.颈联对仗工稳,借景抒情,写诗人与友人饮酒酣歌,情意款洽,逸兴遄飞。D.本诗叙述诗人与友人同游之事,意境清幽,洋溢着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解答此题,考生要注重对诗歌表达方式及诗歌内容的分析。分析诗歌的题目以及诗歌的内容,考生可以看出此诗叙述了诗人与友人游山、玩水、品酒、歌咏之乐事。A项,首联点题,点出春游之事,“共喜”等词清新、轻快。B项,颔联是对山中景色的描写,从“烟容”“远树”“春色”“幽山”等关键词可知,此联描写的是游凤林寺西岭的具体内容。且这次春游正当良辰美景,所以诗人心情极好,移情于景,于是满目青山,一片明丽。C项,颈联中的“壶酒”“琴歌”是诗人同友人游玩时发生的乐事——品酒、歌咏,“朋情洽”“野兴闲”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所以C项中的“借景抒情”理解错误。D项,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写诗人与友人春游之事,意境清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11[2017天津,14(3),3分]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就是把握诗歌中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