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土壤课题了解土壤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与实践,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2.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与实践,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与实践,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教学难点区分土壤的种类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让学生亲自到野外采集几种土壤:黏土、砂土、腐殖土。大小不同的杯子,漏斗、水、纱布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通过上一课的观察,你认为我们周围的土壤有哪些特点?2、学生回答。3、谈话:我们周围的土壤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有的颗粒大,有的颗粒小?它们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不同?4、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1、观察土壤(1)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2)学生分组活动。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价值、特色)。2、研究土壤的成分(1)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做一做下面这个实验,看它是否对你了解土壤有所帮助。(2)投影: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步骤: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2、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一握,再摊开纸巾,纸巾上面留下了什么?说明土壤里有什么?3、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注意事项:1、土块要轻放。2、搅拌要彻底。3、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4、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学生阅读此资料后开始动手操作)(3)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实验情况。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3、研究土壤的种类(1)观察颗粒大小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份土壤的样本,请你们仔细观察,首先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2)学生分组领取土壤样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汇报自己的发现。(3)谈话: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看课本第5页的阅读资料,它会给你一个原因解释。(学生阅读资料)(4)师生小结:通过这一环节的观察、阅读活动,对土壤有什么更多的了解。(5)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提问:沙土、黏土和壤土的颗粒大小不同,在遇到下雨这样的情况时,它们的渗水性会不会一样呢?你是怎么认为的?(6)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讨论实验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考虑三个变量的控制: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倒水的速度要保持不变;不同的条件:三份不同种类的土壤;以及最后怎样获取水量的不同。(7)集体讨论:每一种土壤看上去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更硬或更光滑?(8)提问:我们还可以用那些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9)学生分组活动(1用放大镜看2用手捻一捻3握一握)三、课后拓展1、谈话:同学们都已经对土壤有了非常丰富的了解。2、提问:你知不知道我们清徐地区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3、学生思考、回答。4、指出: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5、学生思考、回答。6、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请教专家等。板书设计了解土壤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