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综述《考试大纲》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的考查要求是: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它包含了对以下几个知识点的考查:(一)识记(A级)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二)表达应用(D级)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③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⑦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考情总览2009年高考,多数试卷都将语言知识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而将语言表达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总观近年高考卷,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1.题型稳定,重点突出。字音、字形、词语、熟语、病句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且是近年考查的重点。虽然因为考点轮换的原因,有些考点轮空,但熟语和病句题几乎出现在绝大多数的2009年高考卷中。2.贴近现实,观照传统。2008年湖北卷、北京卷等都联系北京奥运命题;全国卷1、辽宁卷、全国卷2则贴近日常生活设计试题。2009年北京卷涉及建国60周年盛大阅兵,湖北卷则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的内容。高考命题,在贴近生活的同时,还会观照文化传统:一是命题涉及交往、书信中的传统礼仪用词;二是联系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命题。3.命题形式,异彩纷呈。除传统的仿写语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对对联外,近年高考语言表达题有更多的创新题型,如看图写话(北京卷)、表格转换为文字(福建卷)、祝寿词(辽宁卷)、点评文学作品和诗歌转换为电影镜头的脚本(湖北卷)等。4.着眼运用,突出能力。近三年高考语言表达题,仍以能力立意,着眼于运用,如有些省市卷中的看图写话、对联、标语等试题。7《考试大纲》表述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分析《考试大纲》可以看出:本考点能力层级为A级,在高考语文要求的五种能力层级中,属于最基本的层级。该考点包含如下四点重要信息:(1)考查的范围是“现代汉语”,对于古代汉语中特有的读音不会涉及;(2)考查的标准是“普通话”,对于方言读音与普通话读音的区别要多加注意;(3)考查的要求是“识记字音”,一般不考查汉语拼音的拼写;(4)考查的对象是“常1.题型比较固定。字音题多为选择题,试题难度不大;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命题并不涉及拼写规则;考查重点不在声调正误上,而在声母、韵母的正误辨别上。2.考查范围明确。一是一般只考常说、常读、常写的易错字的读音。古汉语的异读字一般不考。方言字偶有考查,但一般也是常用的习惯性误读的字,如2008年浙江卷的“噱头”就是方言中习惯误读的字。涉及专有名词的字音也偶尔出现,如2009年全国卷Ⅰ“吐蕃”、全国卷Ⅱ“燕山”。二是选材以双音节词为主,也涉及熟语。93.考查重点突出。从近几年的考查情况看,高考字音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易读错的形声字、多音字、同音字、形似字上。以2009年为例,重庆卷涉及的形声字有“内讧”“愤懑”等,湖北卷涉及的同音字有“梗概/田埂”“愚公移山/向隅而泣”等,四川卷涉及的形似字有“不屈不挠/饶有兴趣”等。10【例1】(2009·高考全国卷Ⅰ)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B.吐蕃(fān)庇护(bì)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解析]A.菁jīng。B.蕃bō。C.梵fàn。[答案]D【例2】(2009·高考北京卷)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诠释出其制胜瞩(zhǔ)目人才荟(kuài)萃B.杀戳宁静致远莅(wèi)临鸢(yuān)飞鱼跃C.平添励精图治缜(zhěn)密鹬(yù)蚌相争D.松弛老奸巨滑揣度(duó)身陷囹圄(wú)[解析]A项中的“其”应为“奇”,“荟”应读“huì”。B项中“戳”应为“戮”,“莅”应读“lì”。D项中“滑”应为“猾”,“圄”应读“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