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考纲展示复习向导1.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兴起;(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认识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和影响2.五四运动(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2)五四运动的经过2.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经过,认识其历史意义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4)工人运动的高潮3.掌握中共诞生的历史背景、标志,理解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1.背景(1)经济上: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2)政治上:辛亥革命后,列强侵略,袁世凯复辟,政治黑暗,先进分子寻找新的出路。(3)思想上: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2.兴起和发展(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大量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2)代表人物及作品:陈独秀《敬告青年》《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蔡元培等。(3)指导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4)主要阵地:《新青年》。(5)活动基地: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6)口号:民主和科学。(7)内容①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②新发展:十月革命后,先进知识分子极力宣传社会主义。3.评价(1)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2)积极作用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③对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④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先进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局限性:脱离群众,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1)进步性: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猛烈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及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它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2)局限性:前期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当时还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于阶级和思想方面的局限性,他们提不出切实可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案,因而不能给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例1】(2010·兰州一中10月月考)学者柳士同在《重温“打倒孔家店”》中说:“当年的‘打倒孔家店’打倒的只是统治人们、独此一家别无它号的‘店’——这‘店’其实就是胡适要打的‘鬼’,这‘鬼’也就是鲁迅说的‘吃人’的专制与礼教……”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道德批判得不彻底B.正确评价了“打倒孔家店”C.肯定“打倒孔家店”的思想解放作用D.新文化运动的先贤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家思想【解析】材料中的“只是”强调了新文化运动批判的对象针对性强,正是对儒家传统道德的彻底批判,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案】A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1)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3)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4)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2(5)国际背景: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略中国,促使中国人民反帝情绪日益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6)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五四运动的经过:5月4日~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6月5日后,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工人阶级成为主力。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