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总结一、外国列强的侵华1.军事上,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2.政治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中俄《瑗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部分丧失了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3.经济上,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成为列强的首要目标。4.文化上,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宗教特权,加强对中国的宗教侵略。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特点包括:①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②政治上,以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为主要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取特权。③列强在华势力上,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封建俄国。④列强在华关系上,以相互勾结为主。1.中华民族的抗争(1)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领导了中国的禁烟运动和广东沿海的抗英斗争;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都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气概。(2)太平天国运动是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在初期,太平天国打击的主要目标是清王朝,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把旧式农民战争推向了最高峰。2.中华民族的探索(1)鸦片战争期间,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中国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2)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成为组织发动起义的有力武器。(3)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主张学习西方,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一时期,探索和抗争的主要特点是:①探索、抗争的阶级主要是地主阶级1和农民阶级。②探索、抗争的内容停留在“器物”层面,即仅停留在科学技术的层面上,未上升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高度上。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1.各类赔款折合白银近3000万两。清政府把其转嫁到农民身上,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2.共开放通商口岸16个,便利了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经济日益半殖民地化。3.“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屏障,利于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4.“领事裁判权”,使外国不法分子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5.“片面最惠国待遇”,强调列强“利益均沾”,使中国无法享受对等权利。借此条约,列强在侵略中国问题时,经常保持相对一致,对中国危害很大。6.“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列强加大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和影响,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外交。7.“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等各口岸自由航行”,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也加强了对内地的侵略,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8.“准许华工出国”实际上是准许列强对中国人口的掠夺,是变相的“奴隶贸易”。9.“建立教堂和自由传教、游历”的规定,使列强加大了文化侵略以配合军事、经济侵略。10.中国丧失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19世纪40~60年代的中国与世界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处于蒸汽时代。其重大事件主要有:(1)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商品输出成为列强的迫切要求。在这种国际背景中,落后的中国必然成为列强倾销商品的重要场所,中国的门户必将被列强打开。2(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185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落后的中国将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4)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在亚洲,其表现为亚洲革命风暴,包括五件大事,其中,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大事之一。1.中国近代史(前期)基本线索问题这里所说的中国近代史主要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中国近代史的基本...